摘要:您可能听说过,唐玄宗登上勤政楼,追忆往日繁华;宋徽宗悄悄跑去白矾楼,私会名妓李师师……这些野史轶闻,让这两座楼显得格外神秘。其实,这些故事不只是风流佳话,还藏着唐宋两代城市管理的大秘密——那时候,高楼可不是你想建就能建、想登就能登的。
您可能听说过,唐玄宗登上勤政楼,追忆往日繁华;宋徽宗悄悄跑去白矾楼,私会名妓李师师……这些野史轶闻,让这两座楼显得格外神秘。其实,这些故事不只是风流佳话,还藏着唐宋两代城市管理的大秘密——那时候,高楼可不是你想建就能建、想登就能登的。
先说说勤政楼。它位于唐代长安兴庆宫的西南角,据说是唐玄宗为了表达兄弟情谊特意修建的。这座楼结构很特别,是两座楼连在一起的,一边挂着“勤政务本之楼”,另一边是“花萼相辉之楼”。
而白矾楼呢,是北宋东京开封的一座大酒楼,就在宫城东华门对面,生意火爆,名扬四海。这两座楼本来八竿子打不着,却都因为跟皇帝扯上了关系,成了文人笔下津津乐道的题材。
在唐朝,普通百姓想建楼?那可是严格禁止的。法律规定,私人住宅不准建楼阁,更不能从高处偷看别人家。所以,就算你再有钱,也只能在装修上花心思,不能往高处盖。要是因为做生意扩建楼房,一律严惩不贷。普通民居的高度绝对不能超过皇宫,否则就是犯法。如果登高偷看宫里,要判一年徒刑;要是偷看大殿,处罚更重。
当然,那些目无法纪的公主、贵族和高官就另当别论了。比如长宁公主、安乐公主,她们争相建造豪华别墅,奢侈程度甚至超过了皇宫;还有武则天时期的权臣许敬宗,居然建了连体楼,让歌妓在楼上跑马,纵情享乐。
皇宫和皇城的建筑是不受限制的,各大城门也都建有城门楼。皇帝平时深居简出,但遇到重大活动——比如即位、立太子、大赦天下、迎接贵宾、祭祀庆典等——都会登上不同的城门楼。史书记载,唐太宗曾在承天门宣布立李治为太子;唐睿宗在承天门楼上宣布大赦;唐玄宗在开远门楼观看献俘仪式;唐宪宗还亲自到通化门楼为大臣李吉甫饯行……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仓皇出逃,途中遭遇马嵬坡兵变,杨贵妃和杨国忠被杀。太子李亨即位,尊玄宗为太上皇。等玄宗回到长安,父子相见,场面十分尴尬。在权宦李辅国的建议下,玄宗被安置在偏远的兴庆宫。
失去了皇位,又失去了爱妃,玄宗郁郁寡欢。有一天,他登上勤政楼,俯视着对面热闹的东市,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百感交集。楼下的百姓认出了这位曾经的“三郎天子”,不禁想起开元盛世的辉煌,激动得热泪盈眶,高呼“万岁”,声音震天动地。
但这番景象却引起了肃宗和李辅国的警惕。为了防止变故,他们将玄宗迁往深宫,流放了他身边的亲信,彻底切断了他与百姓的联系。虽然这种联系,仅仅是在高楼上的遥遥相望。不久后,玄宗抑郁而终。看来,就算是太上皇,楼也不是随便能登的。
再说白矾楼,它只是北宋开封七十二家大酒楼之一。当时开封的商业酒楼遍布全城,数不胜数,但白矾楼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经营方式,脱颖而出。
它位于景明坊,正对着皇宫的东华门。酒楼装饰豪华,格局宏大——“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用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据说楼上有六十多个包间,楼下散放着七八十张桌子,规模相当惊人。
当时的酒楼普遍雇佣歌妓招揽顾客,白矾楼也不例外。每到夜晚,几百名浓妆艳抹的歌妓聚集在长廊上,等待客人召唤,远远望去,宛如仙女下凡。野史盛传,名妓李师师就是在这里与风流天子宋徽宗幽会,据说还有秘密通道从皇宫直通白矾楼。最终,宋徽宗爱美人却丢了江山。
有趣的是,这座繁华的酒楼居然还有违章建筑。其中“内西楼”的最高处,可以俯瞰皇宫禁地。按照唐宋法律,这可是要判刑的。在唐朝,就连宗室成员李晦都因为自家楼能俯瞰邻居酒肆,被酒肆老板投诉后,当天就把楼拆了。但白矾楼却只是被禁止登高眺望,并没有被拆除。可见,宋代的城市管理已经宽松了很多。所以,野史中宋徽宗通过密道私会李师师的传说,恐怕也不是空穴来风。
这两座楼的故事,不仅让我们窥见了皇帝们的私生活,更让我们看到了唐宋两代城市管理制度的变化——从唐代的严格管制,到宋代的相对宽松,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风貌的变迁。
来源:秦腔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