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峙嘶吼到露出笑意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30 09:08 1

摘要:9月25日下午,云南省永善县人民法院在永善县大兴镇新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前的广场公开审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永善法院大兴人民法庭庭长陈祖宣主审。

“如果判了,几代人的关系怎么办?”开庭前,陈祖宣依旧抱着修复亲情的希望。

9月25日下午,云南省永善县人民法院在永善县大兴镇新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前的广场公开审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永善法院大兴人民法庭庭长陈祖宣主审。

这起案件标的额小,且事实清楚、证据清晰:2014年,余某向赵某借款1万元用于建房,承诺当年年底还清,附带利息,并请来李某作为担保人。但欠款迟迟未还,到2021年,赵某直接“扣下”了李某的1.6万元以抵债。李某感觉十分委屈,起诉这两家人共同还款。

按理说,案件并不复杂,可以速裁速决,但三方之间的亲戚关系引起了陈祖宣的注意。

李某今年已经74岁了,赵某是她哥哥的女婿,余某是她儿媳的哥哥,三家人关系十分亲近,来往频繁。出于对家人的信任,李某当年为余某借款作担保,这些年还把自己的存款交给赵某保管。

欠钱后,余某曾两次返还利息共计3000元,意外的是,他于2017年去世。赵某多次找到余某妻子黄某还钱无果,只好将债务转移到担保人李某身上。

前期当地部门曾做了不少沟通工作,没能化解矛盾,三方走上了诉讼之路,原告李某请求法院判令被告一赵某和被告二黄某还款。

庭审中,讲到自己的诉求,李某忍不住落泪。答辩时,赵某讲起多年追债的历程,原本平静的语气逐渐升温。而黄某亦表达了委屈,坚决认为自己不清楚借钱一事。三家人一度吵起来,各自的家人又加入混战中,竟拉扯到一块!

法庭对此早有预案,干警迅速拉开了三方,控制住庭审局面。“法庭是讲理的地方,要等别人说完再表达自己的观点!”陈祖宣的话语既温和又有力,当事人收起了冲动的情绪。

“欠钱不还啊?”广场上,越来越多群众围观进来,认真旁听。大兴法庭办理的案件中,民间借贷纠纷约占五分之一。这次公开审判就是一堂法治公开课。

质证过程,当年的借条清晰记录了出借金额、利息约定、相关人员等信息,证据确凿。

“案情不难,我可以下判决。但你们关系这么亲,判决了,一代人之间结了仇,几代人之间都可能留下仇恨。你们再考虑一下。”陈祖宣说完这番话,宣布休庭,将三方分别带进不同的房间,开展“背靠背”调解。

为了不让亲情彻底破损,陈祖宣和调解员、社区监督委员会主任周仕秀一再努力沟通,李某和赵某的态度都有所缓和,一个调解方案逐步敲定了:赵某同意返还6000元,李某认可只收回1.4万元——剩下的8000元,如果黄某能承担……

“我不知道借钱这事,我不会还的!”黄某不断输出怒火,拍着桌子嘶吼。她的姐姐、女儿也来到现场劝导,愿意出力出钱,可一个半小时过去了,仍没能说和。

长时间的僵持并不是办法,十一年的纠纷也许该了结了。陈祖宣心里想好了计划,跟书记员说:“准备继续开庭。”

要继续开庭,法庭考虑得先平息当事人的情绪,周仕秀主动拉着黄某到一旁谈心。

“你没有参与借款过程,这些年又独自带儿女,我们都理解你的委屈。既然是夫妻是一家人,欠钱的责任就要承担。社区党委对大家都关心关爱,对你也一样。未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周仕秀慢慢劝说着。也许是即将恢复开庭带来的震慑力,也许是看到了多年矛盾解决的曙光,黄某逐渐冷静下来,思索着。

广场上,午后的烈日渐渐西下,群众久久未散去,互相讨论起借钱不还的故事,等待着本案最终结果。李某和赵某偶尔聊几句,赵某对黄某女儿细声嘱咐着。如果不是审判桌椅布置起庄严的法庭,这些温馨的画面不过是小镇日常。

继续开庭的工作已经准备好了,此时工作人员急匆匆跑出来告诉陈祖宣:“黄某同意调解方案了!”

成了!陈祖宣连忙组织三方签署调解书,并且不断叮嘱着三方家庭:“既然大家都得到了想要的结果,就让事情过去,未来不再纠葛了……”

一切峰回路转,再次回到法庭上时,李某和赵某不发愁了,黄某的脚步也轻盈了。陈祖宣宣布完调解结果,再向旁听的群众传播法治理念,“借钱和担保有风险,大家要想清楚自己的承受能力……”

庭审结束,已经下午五点多,群众陆续起身回家,小镇广场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这一边,记者好奇追问那几分钟到底发生了什么,周仕秀感慨“也许吵架不是坏事,是发现当事人心结的突破口”;那一边,陈祖宣急急忙忙地收拾着材料,又奔向下一场庭审。

记者:冼小堤

摄影:蔡劲松 冼小堤

编辑:陶羽黛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