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国总统李在明在纽约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表演讲,明确提出愿通过改善韩朝关系,推动实现“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朝鲜半岛”。
韩国总统李在明在纽约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表演讲,明确提出愿通过改善韩朝关系,推动实现“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朝鲜半岛”。
此举引发国际社会对半岛局势的广泛关注。这一表态标志着韩国对朝政策在短短数月内完成从强硬对抗到缓和对话的显著转变。
此次政策转向有着清晰的现实背景。
2025年4月,前任总统尹锡悦因“紧急戒严”事件遭国会弹劾罢免,其执政期间的对朝强硬路线导致半岛局势持续紧张。
2024年6月,尹锡悦政府宣布中止韩朝《9・19军事协议》全部效力,该协议曾被视为半岛和平的重要基石,旨在消除战争威胁、终结军事敌对状态。
随后韩国重启对朝扩音广播,通过边境设备持续开展舆论攻势,进一步激化了双方对立情绪。
6月李在明当选总统后,迅速启动对朝政策调整。
8月4日,韩国军方拆除了边境的对朝广播扩音器,以实际行动释放缓和信号。
8月15日光复节80周年庆典上,李在明首次明确表态“尊重朝鲜现行体制,不追求任何形式的吸收统一”,并提出分阶段恢复《9・19军事协议》的设想,为此次联大演讲奠定了政策基础。
在联大演讲中,李在明对前政府政策作出间接反思:“我希望结束朝韩之间不必要的军事紧张和敌对行为的恶性循环。”
针对核心的朝核问题,他展现出务实态度,承认“无核化短期内难以解决”,呼吁通过“切实可行的、循序渐进的解决方案”,推动朝鲜逐步停止核导弹研发并最终放弃核武器,其“交流、关系正常化、无核化”的三阶段对话框架清晰可见。
不过朝鲜方面尚未作出积极回应。
就在李在明演讲前两天,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恩已明确表示,朝鲜不会放弃核武器,也无意与韩方“坐下来面对面”。
朝鲜官方媒体此前也曾批评韩美日军事合作企图构建“亚洲版北约”,认为这是地区安全的“根本威胁”,并强调核武器是朝鲜“不可动摇的战略财产”。
当前半岛局势仍处于敏感平衡期。李在明的缓和倡议虽为僵局带来突破可能,但朝鲜对韩美同盟的警惕、对无核化谈判条件的差异,仍构成现实障碍。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唯有双方摒弃对抗思维、建立基本互信,才能让“和平共处”从愿景走向实践。
来源:前线话事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