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两年要说最火的潮玩角色,POP MART 的 Labubu一定榜上有名。明星带货、社交媒体刷屏、二手市场疯涨,Labubu 一度成了“爆款玩偶”的代名词。
这两年要说最火的潮玩角色,POP MART 的 Labubu 一定榜上有名。明星带货、社交媒体刷屏、二手市场疯涨,Labubu 一度成了“爆款玩偶”的代名词。
可与此同时,质疑的声音也没少:
“长得怪怪的,怎么会有人喜欢?”
“丑萌风也能火?完全不懂!”
这种不解,在日本网友中同样存在。
但最近,日本一网友表示可能有人会对 Labubu这么火感到不理解,但如果你看了他原本的一些插画就会知道他有多可爱。
Labubu 的创造者 Kasing Lung,画风深受 北欧神话 与 蒂姆·波顿 式暗黑童话影响。原画里的 Labubu,眼神灵动、线条细腻,带着点阴郁,却又让人想起《姆明》里的那些奇妙角色。
日本网友在看到这些原图时惊呼:
“这分明就是姆明谷里的角色嘛!”“第一次觉得 Labubu 真可爱!”“我终于理解它为什么能火了。”
也就是说,Labubu 的走红并不是单靠“丑萌营销”,而是因为它在 原作设定中就具备了独特的艺术气质。
当然不少网友也指出实体和原画的一些区别:
立体化简化了细节 → 漫画原画里复杂的线条和氛围感,在玩偶造型中被削弱了。
氛围差异 → 手办偏向“萌趣”,但原画更像艺术插画,暗黑与可爱并存。
定位差异 → 市面上的 Labubu 更像“潮流单品”,而原画才是“艺术角色”。
因此,那些原本觉得 Labubu “丑萌难懂”的人,看过原作画风后才恍然大悟:这不是营销硬捧,而是角色本身就有内在魅力。
确实,POP MART 的盲盒玩法、明星带货和社交媒体推广,助推了 Labubu 的“全民爆红”。
但日本网友们也意识到:如果没有角色本身的独特性,光靠营销,火得了一时,留不下一世。
就像有人评论:“Labubu 有点像《精灵宝可梦》里的耿鬼、顽皮弹,乍一看怪怪的,但越看越可爱。”
以前大家可能只看到“丑萌+营销”,觉得是资本的胜利。但看过原作者的画作后,才明白它真正打动人的,是那种阴郁又可爱的童话气质。
当然也希望这款IP的运营,不要只停留在“炒作”和“跟风”层面,而是能多去传播 它作为角色本身的独特性。
因为一个有灵魂的角色,才能真正跨越爆款与短暂流行,成为被记住的文化符号。
来源:萌娘ACG研究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