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的位置(二)(小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30 07:07 1

摘要:小区门口那个保安的岗位,终究没有空置太久。几天后,一位穿着崭新保安制服、精神矍铄的老人站在了岗亭里。李建国下楼取报纸时,隔着几步远,两人都愣住了。

保安的位置(二)

小区门口那个保安的岗位,终究没有空置太久。几天后,一位穿着崭新保安制服、精神矍铄的老人站在了岗亭里。李建国下楼取报纸时,隔着几步远,两人都愣住了。

“建国?”

“建国?”

几乎同时出口的称呼,带着同样的惊讶。岗亭里的老人,正是李建国的高中同学,王建国。两人名字仅一字之差,生日也只相差二十天,年轻时没少被人拿来打趣。

“嘿!老李!真是你啊!”王建国率先反应过来,脸上绽开热情的笑容,从岗亭里探出身子,“我听说你也住这个小区,没想到这么巧!”

李建国也笑了,走上前去:“是啊,搬来好些年了。你这是……?”他的目光落在老同学肩头的保安臂章上。

“嗐,闲不住嘛!”王建国拍了拍身上的制服,语气轻松,“找点事做,活动活动筋骨,省得在家发霉。”

两人就站在小区门口聊了起来。从回忆青葱岁月,到打听其他同学的近况,再到聊聊各自的家庭。李建国这才知道,王建国是从市里一家事业单位副高级职称的岗位上退下来的,退休金一个月七千多块。

“那你这是图个啥?”李建国更加不解了,指了指岗亭,“又不缺这点钱。”

王建国嘿嘿一笑,压低了点声音:“老李,不瞒你说,钱是不缺,可人在家待着,心里空落落的。儿子一家在外地,老伴儿整天不是跳广场舞就是追剧,跟我没啥话说。我出来干这个,一天见的人,比在家一个月见的都多。管它是业主还是访客,起码有个动静,有个说话的人。再说,这活儿不累,看看门,巡巡逻,时间过得快。”

正说着,有辆车要进小区,王建国立刻收敛了笑容,挺直腰板,熟练地敬了个礼,检查通行证,然后利落地升起道闸。那一套动作,竟有几分职业军人的干脆。

李建国在一旁默默看着。他发现,王建国眼神里有一种他熟悉的东西——那是工作时才有的专注和精气神。这种状态,退休这一个月来,在他自己身上正慢慢消散。

回到家,张莉也看到了门口的新保安,晚饭时忍不住又提起来:“爸,你看人家王叔叔,退休金比你高那么多,还愿意出来发挥余热呢!这心态多积极!”

李建国扒拉着碗里的饭,没接话。他心里有点复杂。一方面,他依旧坚定自己“歇歇”的选择没错;另一方面,看到老同学穿着制服精神抖擞的样子,对比自己每日遛鸟、下棋的“闲散”,内心深处似乎有某个角落被轻轻触动了一下,泛起一丝微妙的、难以言喻的情绪,不是羡慕,也不是后悔,更像是一种对另一种可能性的观望。

往后的日子,李建国下楼遛弯时,总会下意识地在小区门口停留片刻,跟王建国聊上几句。他观察着老同学的工作:白天,王建国负责登记外来车辆,帮行动不便的老人拎东西,耐心解答业主的各种询问;晚上,他拿着手电筒在小区里巡逻,身影在路灯下拉得忽长忽短。

有时,李建国会看到王建国坐在岗亭里,趁着没人,揉着发酸的小腿,或者对着窗户哈口气,擦掉玻璃上的雾气。深秋的夜风已经很凉了,岗亭里只有一个小小的取暖器。李建国想起婆婆说的“夜班折腾”,心里那份微妙的情绪又添了几分实在的感受。

一次周末下午,李建国看到王建国正跟一个因为停车费问题而情绪激动的业主解释,脸上始终带着笑,语气不卑不亢,最终妥善解决了问题。那一刻,李建国忽然觉得,这份工作,似乎也并不像他最初想象的那么简单和“不值”。它需要耐心,需要沟通,也需要一份责任感。

晚上,他和老伴儿在客厅看电视,新闻里正好在讨论老年人再就业的话题。王阿姨看了一眼沉默的丈夫,轻声说:“今天买菜碰到老王他爱人了,说老王昨天巡夜有点着凉,今天嗓子有点哑,还坚持上班呢。”

李建国“嗯”了一声,目光落在电视屏幕上,却没有聚焦。

“人跟人不一样。”王阿姨继续说着,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李建国听,“老王图个热闹,图个有事干,不怕辛苦。你呢,图个清静,图个自在。都没错。只要自己觉得舒坦,就行了。”

李建国转过头,看着老伴儿在灯光下温和的侧脸,心里那点因为对比而产生的细微波澜,渐渐平复了下来。他想起了老赵,想起了自己站在车间机床前的大半辈子。他现在想要的,不就是这份无人打扰、无需担责的“清静”和“自在”吗?

第二天清晨,李建国照常下楼遛鸟。经过小区门口时,王建国刚下夜班,眼圈有些发黑,但精神头依旧很足,正跟来接早班的同事交接工作。

“老李,遛鸟去啊!”王建国笑着打招呼。

“嗯,你下班了,赶紧回去好好歇歇。”李建国回应道。

“没事儿!习惯了!”王建国摆摆手,骑上他那辆旧自行车,汇入了清晨的车流。

李建国提着鸟笼,慢慢走向小花园。清晨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下来,暖洋洋的。鸟笼里的画眉叫得正欢。他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感觉胸腔里无比舒畅。

那个保安的位置,王建国坐着,挺好。他自己现在这个遛鸟、散步、陪伴家人的位置,也挺好。人生到了这个阶段,或许最重要的不是占据哪个看似“正确”或“划算”的位置,而是找到那个最适合自己心境、最能让自己安宁的角落。

他想,下次儿媳张莉如果再无意中提起,他或许可以心平气和地跟她聊聊老赵,聊聊王建国,也聊聊自己这一个月来,在鸟语花香和柴米油盐中,所体会到的那份简单却真实的满足。那每月两千九百块,买不来的满足。

来源:荷叶村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