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启技术,具身机器人,产业链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06:05 1

摘要:今天聊聊光启机器人相关问题。光启为啥要拉上磅旗科技、云幕智造、合壹新能这三家一起搞人形机器人?其实很简单——光启的核心本事是超材料,但要把超材料变成能干活的机器人,得靠一群产业链小伙伴分工协作。下面我挨个聊聊他们各自的本事和角色。

一个小伙伴问:云幕智造在光启机器人项目中的角色。

今天聊聊光启机器人相关问题。光启为啥要拉上磅旗科技、云幕智造、合壹新能这三家一起搞人形机器人?其实很简单——光启的核心本事是超材料,但要把超材料变成能干活的机器人,得靠一群产业链小伙伴分工协作。下面我挨个聊聊他们各自的本事和角色。

首先介绍磅旗科技,它具身智能制造系统的“总导演”。磅旗就像我们生产线上的AI大脑。光启的超材料部件精度高、工艺复杂,传统生产线根本玩不转。磅旗的强项是全栈式无人工厂解决方案——从仓库调度到产线物流,全部用它们的ADS多机器人调度系统和LDS数字中台自动搞定。

据说709基地和磅旗合作建了一条超材料机器人示范产线,产能直接翻了三倍。他们开发的OHT上下料系统,搬运精度能达到±1毫米,速度每秒60米,把生产周期砍掉了60%。说白了,磅旗是让光启的超材料能“快速、精准、大规模”量产的关键。

其次介绍云幕智造,它是人形机器人的“身体”。光启的超材料再厉害,也得有个机器人载体才能动起来。云幕智造就是给人形机器人造“身体”的专家——他们是国内少数能同时搞定双足行走、仿生皮肤和表情驱动的团队。

他们的机器人“小诗”已经能实现精细的表情互动,这在文旅、医疗场景非常关键。他们合作模式就是,光启提供超材料关节和结构件(减重25%、载荷提升50%),云幕负责整机集成和运动控制。比如用超材料模拟肌肉纤维,关节响应速度提了30%,能耗还降了20%。云幕的航天背景(创始人贺亮是西工大教授,有航天八院经验)也保证了技术落地的可靠性。

最后介绍合壹新能,它是机器人的“心脏”供应商。机器人要续航,能源是命门。合壹新能专注高能量密度微型电池,他们的Hynepi电池技术能解决人形机器人长时间作业的功耗问题。虽然目前公开细节不多,但能源轻量化对机器人摆脱线缆束缚至关重要——比如未来在户外巡检或者长时间陪护场景下,电池续航直接决定机器人的实用性。

光启找这三家,根本是在搭个专属的 “超材料智造闭环”。超材料造起来太精细,不管是军工隐身件还是机器人关节,都得微米级适配,磅旗的定制系统、云幕的传感皮肤这些,能跟光启的技术拧成一股绳。

而且这三家各管一块 —— 制造、传感、能源全是国内的,正好补上光启的产业链缺口。军工订单容不得半点泄密,全用自家企业,既能守住技术底线,又能响应自主可控的政策,往后不管是扩产还是拓人形机器人新领域,这摊子自己人能兜住。

光启已经构建了机器人生态闭环:从材料(光启)→ 能源(合壹)→ 整机(云幕)→ 智能制造(磅旗),这几乎覆盖了机器人从研发到量产的全链条。

光启短期目标是把超材料机器人在自家生产线跑通,长期是要打开军工、医疗、低空经济这些新场景。比如用超材料隐身功能做侦察机器人,或者结合磅旗的AI系统赋能半导体制造。

这行拼的不是单干,而是谁能把最专业的伙伴拧成一股绳。光启负责突破材料极限,另外三家各司其职——这才是中国智能制造该有的协作模式。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