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茶馆中,我们听着评书先生讲着讲述《薛家将》《杨家将》时,我们无不是为那些奸臣咬牙切齿,当你咬牙切齿骂潘仁美害死杨业、周瑜心胸狭隘之时,绝大多数人想不到——这些‘奸臣’在真实历史上竟是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为何演义小说非要往英雄身上泼脏水?
茶馆中,我们听着评书先生讲着讲述《薛家将》《杨家将》时,我们无不是为那些奸臣咬牙切齿,当你咬牙切齿骂潘仁美害死杨业、周瑜心胸狭隘之时,绝大多数人想不到——这些‘奸臣’在真实历史上竟是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为何演义小说非要往英雄身上泼脏水?
在小说中他心胸狭小,屡次遭到诸葛亮捉弄,令人愤愤不平。最后在一声“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叹中气绝身亡,令人十分惋惜。作为东吴大都督,不可能如此小心眼,不然他如何掌握一方军队。
正史中他身材高大、气宇轩昂,是一个十足的美男子。在大战火烧赤壁中,他是直接策划并执行者,诸葛亮当时只是一个外交官。罗贯中为了捧诸葛丞相,把周瑜黑的体无完肤。其实周瑜在东吴算是完美之人,长得帅、有才华、人品好、还对爱情专一,历史不应该如此抹黑他。
在小说中他心胸狭窄,克扣粮草,屡次陷害薛仁贵,看到电视剧里李道宗一次次设计陷害薛仁贵,我恨得牙痒痒!
正史中他是李家宗室名将,他是能文能武、心胸宽广、战功赫赫、礼贤下士的大唐贤王,破突厥、灭吐谷浑,战功卓著。与其他养尊处优的王爷不同,李道宗从小就走上了战场,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战功显赫。
在小说中,他是一个十足的反派,为了给自己女婿抢功劳,大肆压榨薛仁贵,最后竟然想要谋反。
历史上的张士贵是薛仁贵的贵人,正是在他的举荐之下,薛仁贵才能走上大唐政治舞台,并不是小说中的极力打压。其实在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张士贵几乎参与了所有重大战役(西征薛举、平定刘武周、决战王世充、窦建德),战功显赫。
小说中的苏定方也是一个十恶不赦、阴险狡诈之人,在文学作品《说唐》、《兴唐传》等作品中,苏定方是一个可恶的反派,罗成父子都是在他的陷害下而死(他设计在淤泥河乱箭射死人气极高的罗成)。小时候听评书,恨透了苏定方这个奸臣!直到长大后,才发现历史上的苏定方和说书中截然不同。
历史上的苏定方是一位灭国大将,是大唐开疆拓土的重要功臣。他统帅大军横扫西域,灭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等,为大唐开疆拓土,功勋卓著,因此他才能在死后配享武庙,这是对他的最高肯定,最好的证明。历史为何如此黑化他呢。可能是因为他前期的坎坷经历,他先后效力于窦建德、刘黑闼阵营,与唐军为敌,这种经历,让他成为文人抹黑他的理由。
小说中的潘仁美是罪大恶极的奸臣,由于《杨家将》的渲染,潘仁美的恶深入人心以至真实历史上的潘美是怎样的人几乎无人知晓。《杨家将》里的潘仁美,绝对是“反派天花板”——克扣军粮、陷害杨业,公报私仇,拒不发兵救援杨业,是一个十足的大奸臣,让看的人无不咬牙切齿。
历史上的潘美是北宋的开国功勋之臣,在平定南汉、南唐中战功卓著,死后更是配享宋太宗庙庭。其实杨业之死需要一个人来承担责任绝对不是潘美,而是监军王侁,作为主帅的潘美虽负有领导责任,绝对不是小说中的故意陷害。
其实我认为被丑化最严重的当属曹操,被《三国演义》丑化为奸雄,不知您怎么认为?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们不能凭借小说戏曲的印象就对历史人物妄下结论。这些名将之所以被抹黑,一方面是文学创作需要反派衬托正面人物;另一方面是后世对史实的误读和放大。我们应该以更客观的眼光看待历史,不要被文学作品牵着鼻子走。
来源:婉儿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