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飘香稻满仓 金牛湖畔绘就富民强村新图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30 05:35 1

摘要:茉莉花村由原巷王村、桂子村等四村合并而成,村党总支下设5个网格党支部,104名党员化身“红色纽带”,通过“党建+网格”模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面对集体经济发展中人才匮乏、思路单一的难题,村党总支主动“破局”:对接上级选派第一书记驻村指导,组织党员干部赴先进地区取

近年来,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街道串联起各村社区特色产业、生态底色与民生温度,奏响党建引领、产业造血、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交响曲。

党建筑基:擎起振兴“主心骨”

乡村振兴,党建为魂。金牛湖街道各村社区党总支始终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以强基固本之举筑牢振兴根基。

茉莉花村由原巷王村、桂子村等四村合并而成,村党总支下设5个网格党支部,104名党员化身“红色纽带”,通过“党建+网格”模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面对集体经济发展中人才匮乏、思路单一的难题,村党总支主动“破局”:对接上级选派第一书记驻村指导,组织党员干部赴先进地区取经,更以“村企共建”牵手相关企业,争取20万元帮扶资金注入“源头活水”。

在党员带头下,村里推进土地流转、协调大户承包,为农业转型升级铺就道路;同时依托桂子山烈士陵园这一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廉政文化、民歌文化与党史学习教育相融,打造红色研学品牌,为文旅融合埋下伏笔。

和仁村党总支则以“三会一课”为抓手,全年开展14次集中学习、8场专题党课,以警示教育与实地研学锻造过硬党员队伍。在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征地拆迁、防汛抗旱等急难险重工作任务中,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勇于担当,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深入推行“党员联户”机制,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6件,让党群关系愈发紧密。

马头山村党总支紧扣“富民强村”目标,统筹资源、补齐短板,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从闲置荒地盘活到特色产业落地,从技能培训到帮助村民就业,党员干部始终站在一线,成为村民致富路上的“主心骨”。

产业造血:激活增收“新引擎”

“要让村民口袋鼓起来,必须让产业‘活’起来。”金牛湖街道立足各村社区资源禀赋,推动产业多元发展,为集体经济注入持续动能。

茉莉花村曾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产业规模与效益受限。近年来,村“两委”聚焦升级:一方面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夏秋两季粮食播种面积达15660亩,总产量7640吨,培育22名农业大户、3家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整合与新型经营主体引入,让水稻、小麦种植效益显著提升;另一方面挖掘特色潜力,在街道牵头下打造葡萄种植连栋大棚,推进葡萄产业发展,如今钢架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未来将成为村民致富的“黄金棚”。同时,村里依托毗邻金牛湖景区、野生动物王国的区位优势,谋划生态旅游配套服务,拓宽增收渠道。

和仁村则构建起“农业+新能源+文旅”的多元产业体系,2024年交出集体经济收入415.1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万元的亮眼答卷。在新能源领域,村集体盘活约400亩坑塘水面,与南京宁湖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渔光互补光伏项目,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近50万元;农业方面,建成8000亩高标准农田,推动3067亩土地流转,发展精品葡萄种植等特色产业,2024年发放水稻、小麦种植补贴226万元惠及137户农户。和仁村还与八百桥社区、金山村抱团发展,通过联合注资盘活八百大糕厂等,让增收路径更宽广。

马头山村激活“沉睡资源”,村“两委”筛选1000亩闲置荒地,引进央企华能集团建设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建成后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近百万元;在区农业农村局指导下,2025年,蛋鸽养殖示范基地一期竣工,7栋现代化鸽舍迎来2.5万只“青年鸽”,同时利用枣园原茅迪公司矿区20亩废弃工矿地推进鸽业小区二期建设,全部投产后每年将为村集体增收50万元,更带动30名村民家门口就业,月薪4500至10000元。曾经闲置的矿山宕口已变身一栋栋标准化鸽舍,昔日的荒山闲地已成为果香四溢的采摘乐园,配套建设的农家乐餐饮年营业额近300万元,带动20余村民就业。“以前在外打工顾不上家,现在既能赚钱又能陪孩子,日子踏实!”村民王大姐的笑容里,满是产业发展带来的获得感。

科技兴农:奏响稻香“新乐章”

街道丰富的资源优势还吸引了不少科技型企业落户。

2013年,江苏天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马头山村,从一粒种子到千亩良田,用科技创新正重塑现代农业图景。

“2019年南京推出‘金陵味稻’区域公用品牌,我们依托与‘南粳之父’王才林教授团队的合作,种植‘南粳46’品种,这可是‘江苏最好吃的大米’!”公司副总魏贵嵘介绍道。

为守住“好吃”的品质,天纬农业深耕科技赋能: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建立产学研合作,推动关键技术落地;并计划与合肥丰乐种业、淮安丰登种业共建育种基地,合作达成后不仅为自身6000亩种植基地提供高品质小麦种子,更惠及全区100户粮农、5万亩良田;在产业链后端,升级粮食烘干设备,2024年为30户粮农烘干潮粮5000吨,节约用工成本20余万元,减少粮食损失100吨。

如今,天纬农业更搭上“一带一路”快车:一边与哈萨克斯坦企业合作进口优质饲用小麦粉,首批货物已于2024年4月起运,助力本地养殖业发展;一边计划组织农民赴津巴布韦,分享先进种植技术,让“金牛湖大米”的种植经验扎根非洲。“未来,我们还要继续优化技术,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让科技赋能农业可持续发展。”魏贵嵘的话语里,满是对未来的期许。

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核心,以生态为底色,金牛湖街道让“产业强、农民富、乡村美”的愿景一步步变为现实。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