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陪朋友逛车市,发现长安福特和江铃福特的招牌并排挂在一起,门口还搭了个土坡,销售直接开辆Bronco上去爬台阶,围观的人比隔壁奶茶排队还长。
“福特怎么突然不吵了?
”
上周陪朋友逛车市,发现长安福特和江铃福特的招牌并排挂在一起,门口还搭了个土坡,销售直接开辆Bronco上去爬台阶,围观的人比隔壁奶茶排队还长。
印象里这两家不是一直互相甩锅吗,现在居然同穿一条裤子,活见鬼。
事情得从2023年9月说起。
福特中国把两家合资销售公司捏成一家,取了个听起来像户外俱乐部的新名字“福特纵横”。
不到半年,首批50家店完成改造,展厅面积直接翻倍,后院再送一条越野试驾小道。
数据说客流涨四成,成交率高四分之一——简单说,每多进来十个人,就能多卖两台车,比直播间送福利还管用。
渠道合并只是表面,里子是把利润低的车型全砍了。
福克斯、福睿斯这些曾经月销过万的“街车”,说停就停,生产线让给探险者、锐界、烈马这类又大又贵的家伙。
有人吐槽“福特飘了”,可账面上看,平均单车售价抬高两万块,四季度直接扭亏,血条瞬间回满。
更狠的是技术路线。
别人合资靠“嫁闺女”换门票,大众入股小鹏,Stellantis买零跑,福特偏不,拉着宁德时代在南京搞了个电池实验室,专供国产烈马EV的800V高压快充;转头又找百度Apollo,给新款电马装上城市NOA,三季度就能在北京五环内自己跟车变道。
一边保外资面子,一边拿本土里子,算盘打得噼啪响。
有人担心,福特把筹码全押在“越野+性能”小众赛道,万一消费者不买账怎么办?
去看看成都车展那台“智趣烈马”,展车轮胎被摸得掉色,订金小程序当场挤爆。
在新能源同质化到脸盲的年代,能越野、能拆门、能放电火锅的“大玩具”反而成了稀缺品。
市场不缺电动车,缺的是让人记住的电动车。
当然,风险也不是没有。
纯电探险者今年才上市,600公里续航放在2024年只能算及格;百度ANP3.0还没经过冬季大雪验证;五十家“纵横”店对南北三百多个城市来说只是撒胡椒面。
但福特至少让看热闹的人重新走进展厅,而不是在新闻里给它写悼词。
接下来一年,就看这批新车能不能把流量变销量。
要是真成了,其他合资品牌估计也得跟着拆墙合并,毕竟“内斗”戏码观众早就看腻,一起赚钱才最实际。
要是没成?
那就当看了一场美式肌肉秀,鼓完掌各自散场,反正车市最不缺的就是下一场秀。
来源:竹影扫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