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三批元宇宙场景揭榜:XR沉浸式体验与大空间交互成亮点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18:59 2

摘要:9月26日,上海经信委发布《上海市第三批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 “揭榜挂帅”项目发榜的通知》。 根据《通知》可知,项目共12个,涉及工业、文旅、医疗、交通、城市治理等领域。

9月26日,上海经信委发布《上海市第三批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 “揭榜挂帅”项目发榜的通知》。 根据《通知》可知,项目共12个,涉及工业、文旅、医疗、交通、城市治理等领域。

工业领域

海工装备虚实融合元宇宙空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基于交互式元仓储技术的海量非标船用物资仓储管理场景(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基于模拟人操作行为的数字孪生工程设计智能体(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医疗领域

元宇宙“肺结节专家-BAIMGPT”诊疗场景(上海白春学人工智能科技工作室)上海卫生监督元宇宙实训基地(上海市卫生健康技术评价中心)元宇宙运动医学(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交通领域

元宇宙5G数字孪生虹桥国际航空枢纽(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城市治理领域

城市规划治理行业空间智能元宇宙城市活力空间(中国工业设计(上海)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文旅领域

无界智联,中福会少年宫跨学科数字新视界(中国福利会少年宫)行走的天文馆XR沉浸式元宇宙场景(上海科技馆)国家宝藏·元宇宙数字沉浸式超级体验场景(国际传媒港(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AI元宇宙大空间内容技术集采中心(上海旗忠森林体育城经济园区有限公司)

其中,无界智联,中福会少年宫跨学科数字新视界项目利用VR智能终端、空间智能等前沿技术,应用在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创立的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形成集“青少年及亲子家庭专属多人互动VR科普共创体验、文教旅体展融合应用上海样板及城市公益性IP活化标杆”于一体的沉浸式VR大空间文旅元宇宙应用场景,赋能K12科创教育和传播。

行走的天文馆XR沉浸式元宇宙场景项目通过VR、AIGC、空间定位等技术,打造沉浸式天文探索场景。通过1:1高清还原上海天文馆“宇宙”“征程”“中华问天”展区,构建多个沉浸式天文科普场景,并以上海天文馆为枢纽,将优质天文科普资源输送至城市公共空间。

国家宝藏·元宇宙数字沉浸式超级体验场景项目依托央视知名IP《国家宝藏》系列,联合多个知名IP,深度融合5G、XR等前沿技术,构建文旅文博元宇宙新范式。通过三维数字化复刻,重塑体验形态;结合巡展+演绎+VR的综合业态,将传统叙事转化为沉浸式体验,激活年轻群体兴趣;构建产业标杆,通过“技术+文化”双轮驱动,打造集文物活态展示、跨界社交互动、数字资产运营于一体的文化新基建。

近年来,上海在元宇宙产业领域持续发力,通过不断完善产业链布局与产业生态,坚持以场景开放引领融合发展,成功奠定了全国领先的元宇宙产业基础。

自2022年起,上海创新性地开展三批次场景应用“揭榜挂帅”活动,以场景为驱动、需求为导向,推动元宇宙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实现从概念到现实的跨越。第一批上海市元宇宙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优秀成果达40项,涵盖数字内容、XR眼镜、服务平台、3D引擎、数字人、裸眼3D六大领域,广泛覆盖工业、文旅、教育培训、医疗四大行业。第二批成果则聚焦振华重工、上海开放大学、中山医院、瑞金医院等重大应用场景建设。

截至2024年底,上海市元宇宙核心产业及相关联产业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大关。其中,XR终端制造企业集聚30余家,光学模组、空间计算芯片等核心元器件产能占全国比重超过40%。在应用层面,上海已在工业元宇宙、数字人交互等领域培育出多个独角兽企业,并通过“场景驱动”和“成果遴选”机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800余家企业协同创新。

在政策与措施的双重推动下,今年5月17日,上海市元宇宙技术与应用评定委员会正式成立,汇聚五个领域65位专家入库。8月21日,委员会首次全体专家会议在浦东召开,审议通过了元评委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合作模式,并讨论了《元宇宙成果分类及价值潜力评价规范》标准草案。9月,全国首个《元宇宙成果分类和价值评价的团体标准》在2025元宇宙发展论坛上正式发布。

据介绍,上海后续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聚焦物理AI、空间计算、数字人、三维数字内容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与应用试点,建设行业服务平台,推动标准化工作及成果转化;二是深入挖掘产品应用场景,推动工业、医疗、教育、文旅、交通等领域元宇宙标杆场景规模化落地;三是构建良性产业生态,强化政策供给,用好市级专项资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元宇宙民营企业。

在数字人领域,上海出台《上海市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支持数字人、数字孪生、虚拟现实、感知交互、空间计算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前瞻性技术攻关。在大模型领域,截至9月11日,上海市已完成114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登记,机器人产业规模约占全国三分之一,具身智能产业布局务实系统,已培育出MiniMax、阶跃星辰等四大基础模型。

在沉浸式体验领域,上海在“十四五”规划及后续数字经济战略中,将沉浸式体验技术列为重点发展方向。相关产业园区、创新孵化器不断涌现,为VR开发公司提供了完善的生态支持。

具体来看,国外剧目方面,《消失的法老》带领观众穿越4500年前的古埃及,探索金字塔未开放区域;《生命的纪元》携手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呈现35亿年地球进化史;《巴黎1874·印象派之夜》重现印象派诞生时刻,1:1数字扫描名作真迹;《永恒的巴黎圣母院》让观众360度欣赏建筑杰作,登上69米钟塔;《要塞1304:卡尔卡松的荣耀》则带领体验者重返中世纪堡垒之城。

国内剧目方面,《梦回圆明园》项目采用全球最先进的大空间追踪技术LBSS,1:1复刻历史古迹,实现高度逼真的视觉效果和流畅的交互体验;《天路·飞舟》以2035年为时间原点,基于中国航天工业体系,通过视觉SLAM技术实现物理空间与VR虚拟世界的完美融合;《再见青花·海上丝绸之路沉浸式体验展》真实还原演员细微动作,为虚拟角色注入生命力,借助影视级光影渲染构建中式美学场景;《封神前传》则让观众行走于1:1还原的殷商世界,亲身经历中国有史记载以来第一位女将军妇好的传奇故事。

注: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来源:元力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