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BA总决赛打到这份上,广厦男篮3-1领先北京首钢,眼瞅着就要捧起队史第一座总冠军奖杯了。而北京队呢?别说翻盘了,现在连心气儿都快被打没了。知名篮球记者付政浩赛后一针见血地指出:"G4第三节,北京队就已经缴械投降了,场上球员眼神都是散的,这哪像是打总决赛?"
CBA总决赛打到这份上,广厦男篮3-1领先北京首钢,眼瞅着就要捧起队史第一座总冠军奖杯了。而北京队呢?别说翻盘了,现在连心气儿都快被打没了。知名篮球记者付政浩赛后一针见血地指出:"G4第三节,北京队就已经缴械投降了,场上球员眼神都是散的,这哪像是打总决赛?"
说实话,这局面谁能想到?G1北京队还赢了个开门红,当时不少球迷还琢磨着:"这回是不是要上演'以下克上'的戏码了?"结果倒好,广厦直接连扳三场,而且一场比一场碾压。北京队的问题像剥洋葱一样,越剥越辣眼睛——外援拉胯、战术死板、体能崩盘,甚至连最基本的斗志都丢了。
本土球员更不用说了,孙铭徽和胡金秋这对"黄金搭档",直接把北京队打成了筛子。孙铭徽G4狂砍30分,突破像泥鳅似的,北京队的后卫线被他过得人仰马翻;胡金秋就更狠了,内线得分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连续四场20+,北京队那几个内线防守他,就跟小学生防大学生似的——跳起来都摸不着人家胳膊肘。
反观北京队,防守策略简直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外线防不住三分,内线顶不住强打,换防时经常出现俩人盯着球、漏仨人的滑稽场面。广厦的进攻行云流水,北京队却打得像早高峰的地铁——挤成一团还动弹不得。
北京队这赛季就指着周琦过日子,结果总决赛把人用成了"生产队的驴"。G3刚拼下26分,G4就直接萎了,全场只得4分,在场上来回折返跑的样子,像极了被老板逼着加班到凌晨的打工人。
最要命的是北京队连个像样的替补中锋都没有。这就好比开长途车不准备备用轮胎,爆胎了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蹭。广厦多精啊,一看周琦喘粗气了,立刻把比赛节奏提到高铁速度,几个回合下来,周琦防守时连手都懒得伸了——不是不想防,是真没油了。
陈盈骏G1还能和孙铭徽过过招,后面三场直接被打回原形。运球像捧着烫手山芋,传球像玩真人版"大家来找茬",最离谱的是有次快攻居然把球运到自己脚上弹出界外——这水平别说国家队了,野球场都得被大爷们笑话。
北京队的防守策略也迷得很,防挡拆时既不包夹也不换防,愣是让孙铭徽像逛超市一样随意选择:是投三分呢,还是突进去喂饼?解说员都看不下去了:"这防守,我家楼下早餐店阿姨来都能得10分!"
CBA有个铁律:得外援者得天下。广厦的布朗大杀四方时,北京的杰曼却在演"隐形人"——G4怒砍0分,场上存在感还不如替补席挥毛巾的。有球迷毒舌评论:"这外援是不是买错机票了?他应该去参加路人王,打啥CBA啊!"
北京队主帅许利民的临场指挥,简直像复读机播报天气预报——永远都是"加强防守、打好开局"那几句。G3被广厦打了个15-0还不叫暂停,镜头给到场边时,他居然在淡定啃指甲!有篮球博主调侃:"许指导这表情,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看广场舞比赛呢。"
从历史数据看,CBA从没有1-3翻盘的总冠军,更何况广厦现在气势如虹,三场比赛净胜58分,这差距快赶上学霸和学渣的期末考分数了。最可能的剧情是:广厦开场就下三分雨,半场领先20+,第三节北京队象征性抵抗几下,末节直接变垃圾时间。到时候五棵松的球迷估计得提前退场——谁愿意花钱看主队挨揍啊?
广厦这次真要创造历史了,他们的成功就像精心调制的火锅——外援是牛油底料,本土球员是新鲜配菜,教练组掌握着火候。反观北京队,活像一锅煮糊的粥:米是陈米(老龄化阵容),水还加少了(战术僵化),喝起来硌嗓子。
对北京队来说,休赛期必须动大手术:外援得换,年轻人要练,教练组也该换个思路了。就像网友说的:"总不能年年靠'忆苦思甜'(指吃老本)过日子吧?"至于G5,与其说是总决赛,不如说是广厦的加冕预热秀。唯一悬念是:颁奖仪式上,胡金秋会不会激动得把奖杯摔了?毕竟他们等这个冠军,等的比单身汉等相亲还心焦!
来源:朴实微风E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