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公关破局:需告别“哭闹”营销,重塑家庭餐饮信任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9 01:08 1

摘要:“预制菜进校园”刚被家长骂上热搜,西贝的儿童餐却已经悄悄卖出5000万份。

“预制菜进校园”刚被家长骂上热搜,西贝的儿童餐却已经悄悄卖出5000万份。

数字很香,争议更香:有人夸它“救活带娃吃饭”,有人怼它“拿料理包糊弄娃”。

到底喂进孩子嘴里的,是安心还是套路?

把财报和厨房都翻了个底朝天,答案比想象扎心,也比想象诚实。

先说最刺眼的——预制。

西贝2023年9月自己立了个规矩,把儿童餐分成“红黄绿”:

红色拆袋就能吃,黄色回锅热一热,绿色现炒现卖。

菜单直接贴颜色,家长再瞎也能秒懂。

敢把“料理包”三个字玩成红绿灯,算它胆子肥,但也确实第一次有人把“预制”说人话。

再看后厨。

别家“明厨亮灶”是装面玻璃,西贝直接上AI摄像头,操作违规系统当场尖叫。

北京朝阳合生汇店,上周有员工手套没换,屏幕立刻弹红框,店长被扣了200块。

家长掏出小程序,随时拖进度条,比追剧还方便。

有人吐槽“像直播坐牢”,可后台数据显示,开放后投诉量直接掉四成——身体很诚实。

最会笼络人心的,是“妈妈评审团”。

抖音话题播放量2.3亿,全是真宝妈真吐槽:

“胡萝卜丁太大,娃直接当暗器。

“鳕鱼排太咸,给我家狗子尝过都摇头。

西贝照单全收,三个月回炉重造,孩子投票把鳕鱼排踢出菜单,换成手打虾滑。

预制菜瞬间有了“娃治”味道,销量反涨12%,这招比任何广告都野。

当然,翻车也不是没有。

去年11月,天津某店把“即食”标成“现制”,被家长视频抓包,当天冲上本地头条。

西贝秒赔5000块医药费,外加一年“品质险”。

品牌部老大在内部群发了一句:“脸可以丢,标准不能丢。

第二天全店菜单连夜重印,错一个字罚500,比高考阅卷还狠。

说到底,家长最怕的不是预制,而是“把我当傻子”。

西贝把供应链拆成短视频:

有人笑称“看饿了”,也有人看完默默点了个“+1”。

数据不说谎,复购率回到63%,比风波前还高。

可别以为这就高枕无忧。

儿童餐的战场,才刚开局。

下一步,西贝想给每个娃建“营养档案”,扫码就能推荐今日份菜,听起来像“抖音算法喂饭”。

想法很酷,但真上线那天,家长第一个问题肯定是:

“数据会不会被拿去卖保险?

能回答好这一句,5000万份才只是起点。

来源:杏子小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