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写农耕图景,盐都“慧种田” 种出共富果!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23:09 1

摘要:强农兴农,科技先行。在盐都广袤的田野上,一场由科技引领的农业变革正在深刻重塑传统农耕图景。这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生动经验正通过三个维度的创新实践,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鲜活样本。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的号角声中

盐都大地的秋收图景

正被重新定义

无人机掠过稻浪洒下营养剂

数字屏上蟹塘指标如音符跃动

直播间架起田头到餐桌的虹桥

……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

盐都以工业思维激活农业动能

让2000年农耕文明与数字时代

深情相拥

“慧”种田

数字赋能粮食安全

强农兴农,科技先行。在盐都广袤的田野上,一场由科技引领的农业变革正在深刻重塑传统农耕图景。这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生动经验正通过三个维度的创新实践,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鲜活样本。

盐都构建起覆盖研发、审定、转化的全链条种业体系。盐麦9号、盐麦10号等4个国审品种与盐麦8号省审品种形成梯度布局,其中盐麦10号作为中强筋优质品种,亩产突破450公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强民农业科技公司获得全市首张草莓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标志着盐都在经济作物育种领域实现新突破,“慧育种”的能力牢牢把住农业的芯片。

在盐都现代农业产业园,盐都草莓特色产业链数字化平台构建起“感、联、智、控” 精准种植体系,联动数字模型与IoT设备,配智能分拣、“电商直播数字人+动态溯源” 模式,将数据系统化后闭环管理,重塑种植逻辑,实现降本增效,让“看天吃饭”的老把式有了可观可感的数据硬支撑。

盐都抢抓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机遇,加快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应用,开展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建成运行区级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打造覆盖40万亩大田的农情监测系统;培植七星智慧农场、现代渔业产业园、草莓创新示范园等智慧园区3个和邵氏大闸蟹、康农牧猪场、绿之岛生态公司等数字农(牧、渔)场10个。

目前,全区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率达40%,形成技术渗透—效率提升—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智慧元素已全面渗透耕、种、管、收各环节,为粮食安全筑牢数字根基。

三产融合激活动能

富民强村,产业先行。盐都亦城亦乡,近年来,盐都发挥区位优势,做大“一县一业”,做强“一镇一特”,做优“一村一品”,让科技赋能的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 “动力引擎”。

盐都区创新建立草莓、花卉、葡萄、大闸蟹四大产业链党建联盟,构建“农业+文旅+电商”融合发展新模式。通过打造蟒蛇河水上廊道等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培育“五朵农旅金花”和20余个休闲农业打卡点,形成全域旅游新格局。其中,郭猛明朗村通过党群直播间和快递进村工程,实现农副产品直销。2024年全区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46.5亿元(农副产品销售30亿元),带动5万人就业,真正将田间好味转化为富民产业。

盐都区推进一镇一园一特建设,建成11个特色农业园区和1个未来食品产业园。其中,台湾农民创业园通过科技赋能实现蓝莓产业从无到有的突破,形成一花一果(蓝莓+蝴蝶兰)双轮驱动格局,现有蓝莓种植10万平方米、蝴蝶兰温室6万平方米,获评全国优秀园区;楼王镇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全区累计招引农业项目200余个,食品加工、特色花果、生态水产等产业集群持续壮大,“园区+科技+品牌”模式加速现代农业转型。

盐都因地制宜发展草莓、葡萄、番茄、大闸蟹四个全市单打冠军产业,年产值超35亿元,形成多点开花的产业格局。潘黄新民村打造草莓全产业链,培育盐莓一号等128个品种,年产苗2500万株,外销产值2000万元,草莓产业年接待游客超120万人次,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张庄王庄葡萄园以标准化种植入选全国休闲旅游精品点。尚庄南吉番茄通过绿色种植技术成为区域标杆;庆福村联营蟹王邵氏发展深加工,2024年村集体收入超80万元。科技赋能推动特色产业从单点突破向连片发展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共富经

机制创新惠及民生

科技赋能产业,最终要落脚于百姓增收。在盐都,以“企业+基地+农户”为纽带,创新“一地生四金”增收模式,让科技成果真正成为富民强村的催化剂。

江苏心思源食品公司牵头组建粮食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订单种植+保护价”收购模式,带动24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超千元。台创园李庄村以温室大棚入股,4个薄弱村以资金参股蓝甜莓园强村公司,实现每村年保底分红10万元。尚庄镇庆福村与蟹王邵氏共建水产品加工项目,吸纳就业100人,村集体年收入突破80万元……科技让产业有了底气,机制让增收有了保障。

盐都通过科技手段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实现集中供水户户通、公交光网村村达;建成164个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站;创成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同时构建数字化医共体十张网、15分钟医保服务圈、覆盖3万老年人的都・享福居家养老体系,全力打造城乡融合新样板。

为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盐都通过 “定制村干” 培养计划和新农人发展联合会,已培育150名 “定制村干”、139 名新农人会员,推动28名 “新农人” 转变为 “新农干”,让懂科技、爱农村的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 “领头雁”。

从一粒良种的突破到一条产业链的繁荣,从一方田地的升级到一座乡村的振兴,盐都用创新作答“谁来种地”的时代之问,以实践诠释“如何兴农”的发展命题。站在2025年丰收节的节点回望,那些在数字土壤中萌发的“金枝玉叶”,由科技浇灌出的“共富果实”,不仅重塑着2000年农耕文明的当代形态,更标注着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盐都坐标。“乡”约未来,盐都将以科技为笔,以大地为卷,绘就更加“农”墨重彩的和美三农画卷。

来源:盐都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