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一眼就望到头,每天就跟打卡任务一样,一直打卡到孩子睡觉。这种任务,一做就是5年。每天下班到家后,我和老公20分钟轮换一次。轮换休息的时候,就躺着恢复体力。或者抓紧洗漱,要么准备孩子下一环节的东西。周末就是睁眼开始带孩子,带到孩子闭眼睡觉,我也跟着睡。整个人
一位朋友突然有感而发:为什么中年有娃像坐牢一样?
生活一眼就望到头,每天就跟打卡任务一样,一直打卡到孩子睡觉。这种任务,一做就是5年。
每天下班到家后,我和老公20分钟轮换一次。
轮换休息的时候,就躺着恢复体力。或者抓紧洗漱,要么准备孩子下一环节的东西。
周末就是睁眼开始带孩子,带到孩子闭眼睡觉,我也跟着睡。
整个人就跟带娃机器一样。
老人病了你要请假,你累病了还是要带娃,家里只有你连轴转,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确实,和身边的几位妈妈们聊天带娃这件事,都有同一种感受:只要孩子在身边就觉得很累。
总有人问:是上班累还是带娃累?
我觉得这个问题得分开回答。
单独带孩子不累,上班不累,白天上班晚上带孩子并用婆媳同住很累。
单独上班,只要不是很重要的工作岗位,按部就班的工作也轻松,因为工作不会不24小时跟着你。
单独带娃也不错,只要自身不是特别洁癖,经济又不那么窘迫,一个人带娃很幸福。每天奶娃在身边软软的、香香的,吸不够!
最怕的是,一边带娃一边上班很累。
孩子要是睡得晚,更是要命,自己每天陪着孩子熬夜,昏昏沉沉睡不够。
要是再加上一个事多的公婆,那真是内心和身体都遭受煎熬。
上班累还是带娃累?很多妈妈的答案惊人一致——上班+带娃的无缝切换。
带孩子累的主要原因是,时间被切成碎片,自己的事情一点做不了。
带娃是高度无序的,随时要应对突发状况,因此神经紧绷;
上班就不一样了,干的都是熟悉的活儿,偶尔还能摸鱼放松一下。
娃不睡着,神经永远绷着一根弦。
就算放下对娃的要求,娃也会不停要求你,妈妈,妈妈,妈妈……
一天喊800遍“妈妈”……
我的经验是,带娃要沉浸,就觉得很有意思,但凡心里想着别的事,就会很累。
你想干什么孩子就会陪你干什么,带孩子就不累。
孩子想干什么你就得陪他干什么,带孩子就累。
其实就是一个主导权的问题。
你要是陪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那简直就是有人陪着你玩;
但如果只能跟着孩子走,确实就容易觉得累。
所以,带孩子也别太被动,有时候你稍微“狡猾”一点,主动提议点自己也喜欢的活动,孩子也玩得开心,你也不觉得累,彼此都有收获。
其实,陪孩子最容易烦躁的点,就是你想踏踏实实地把一件简单的事儿做完,孩子非得在旁边“帮倒忙”。
本来几分钟的事儿,一弄就折腾半小时。
有时候我也试过,一旦烦躁起来就干脆暂停一会儿,深呼吸一下,提醒自己这会儿就先不求效率了。
要么换个孩子能一起参与的方式,要么就干脆等孩子睡着或者玩别的东西时再处理,避免自己太过烦躁。
陪孩子确实不容易,但别总逼自己非要快速高效。有时候换个节奏,反而能让自己舒服一点。你说呢?
陪孩子之所以累,就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自由,连基本的个人空间都没了。
真正让人累的,不是陪孩子本身,而是内心那种被控制、被束缚的压抑感。
其实你偶尔有这种感受,并不说明你不够爱孩子,也不说明你是个不好的父母,只能说明你是真实的人,有正常的情绪需求和自由需求。
试着偶尔给自己安排一些短暂,但完全属于自己的时光吧,哪怕只是半小时、甚至十几分钟,脱离一下这种“被绑架”的感觉。
也许稍微有点自己的空间,你就能稍微轻松一些,内心也没那么挣扎了。
实测带娃轻松,只需要有个好老公,其他都是次要的。
一位妈妈说:让我老公去洗个奶瓶,他手里拿着手机,呆呆的问,“奶瓶呢?”找都不会找一下,人机模式的搭档,真的让妈妈很累、很烦躁。
看似有人“帮忙”的时候,虽然身体在休息,但是大脑一刻也不能停歇。
虽然很想休息了,但是还是忍不住关注着孩子的一点一滴。精神的紧张,身体的疲惫造成了妈妈的累。
归根结底是没有一个能让妈妈完全放心、完全信任的人,可以共同分担带娃的辛苦。
光讲道理不行,来点能直接抄作业的:
以前我总喊:“老公,快来看着孩子。”
结果我老公走过来晃一圈,不知道该做什么,又回去了。
于是我改变了策略,给他的指令从“模糊”到“具体”:老公,我在厨房做饭,你负责陪娃搭积木,再给娃讲故事。
结果,孩子得到了高质量的陪伴,爸爸的任务明确,我也安心做了顿饭,三方全赢。
一个幸福的家庭,不是妈妈一个人扛出来的,咱们得让爸爸成为育儿路上的“合伙人”。
来源:棉花糖妈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