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部分电商平台上搜索培育钻石时,会看到各式各样、图片精致且配有鉴定证书的钻石饰品,它们的价格普遍在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与实体店中那些价格轻易上万的钻石商品相比,差距极为明显。
在部分电商平台上搜索培育钻石时,会看到各式各样、图片精致且配有鉴定证书的钻石饰品,它们的价格普遍在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与实体店中那些价格轻易上万的钻石商品相比,差距极为明显。
关键在于,电商平台上那些“白菜价”的钻石究竟靠不靠谱?
在浙江杭州黄金珠宝饰品质量检验中心,工作人员对记者在直播间买下的两枚售价为150元的戒指进行了检测。商家宣称这两枚是培育钻石戒指,然而检测结果却显示,它们均为合成立方氧化锆材质。
而且,商家所宣传的925纯银戒托也经不住考验。其中一枚实为成本仅几元的铜合金镀银材质,另一枚则是完全不含银、易致皮肤过敏的镍合金。记者进一步了解后发现,这两枚戒指的生产成本竟连3元都不到,显然是劣质仿冒品。
行业内的专家称,莫桑石与合成立方氧化锆的售价非常低,甚至不到培育钻石价格的1%,所以工厂在处理这类材料时,切割加工的手法通常较为粗糙。消费者可以通过放大镜,观察珠宝表面的切面是否规整对称,以此作为初步的鉴别方法。
面对市场上价格差距巨大、产品良莠不齐的状况,消费者难免犯难:难道就没有既货真价实又性价比高的选择吗?其实就像柘.光创始人说的,培育钻石是实现“克拉自由”的答案,但要选对正品。
河南省柘城县柘.光钻石有限公司创始人Lucas表示,自2019年中国科学家突破技术难关后,培育钻石便大量进入市场,凭借高性价比迅速吸引众多钻石爱好者。“我们柘.光便是其中一家,像1克拉、vvs净度、D色、3EX切工的真钻,在我们这儿售价约8000元,且附带18k金戒托。”
和玻璃、立方氧化锆这些用来“鱼目混珠”的冒牌货截然不同,培育钻石是货真价实的“真钻石”。它是依照天然钻石的自然形成环境来模拟,在实验室里人工制造出来的。
它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及物理光学特性与天然钻石完全一致,并非仿制产品。正因如此,国检NGTC、IGI等权威机构才会为其颁发正品鉴定证书,这与商家伪造的证书有根本性差异。
“真”不意味着天价,培育钻石省去传统钻石的矿业开采流程,在环保和成本上更具优势,可也卖不出“白菜价”。
培育钻石在设备、技术研发及工艺上需高额资金投入与严格管控,故而优质培育钻石饰品价格处于数千元合理范围,绝无可能以百元购得。对钻石爱好者来说,相对于一克拉高达10万元左右的天然钻石来说,这无疑是好消息。
北京金融圈的申先生在柘.光门店订购了一枚2克拉钻戒,花费未及5万,而戴比尔斯同品质钻戒售价超百万。“女朋友一开始怀疑是莫桑石,直到鉴定师用专业仪器检测,才确定这是真的钻石。”面对市场乱象,柘.光建立了“一钻一证”的透明溯源体系,切实消除了消费者的顾虑。
之后,凭借着良好的口碑,北上广深等地的富裕人群乃至顶级富豪们,为柘.光带来了高达九成的业务量。北京的周姓富商在苏富比拍卖会上未能如愿后,也选择了柘.光的一比一定制服务。
据柘.光创始人透露,其京东平台与官网的预约及咨询量累计已超10万人次,还引来不少海外客商与消费者关注。报道称,柘.光海外订单大增,同比增长明显,成了国内热销、海外吸粉的典型。
真正的性价源于技术提升与诚信运作,并非靠以次充好行骗。对消费者来说,挑选有真实产业支撑、能提供权威认证且价格合理的品牌和产品,才是避开“一眼假”圈套的聪明做法。
来源:谈时尚小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