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次打开冰箱,总能看到牛奶的身影;逛超市时,冷柜里的鲜牛奶、纯牛奶、舒化奶也总让人忍不住驻足。你有没有想过,一杯牛奶而已,为什么能让人类执着这么久?从游牧民族驯养奶牛,到现在研发出植物奶、舒化奶、A2奶,为了喝上一口满意的奶,我们还真花了不少心思。
每次打开冰箱,总能看到牛奶的身影;逛超市时,冷柜里的鲜牛奶、纯牛奶、舒化奶也总让人忍不住驻足。你有没有想过,一杯牛奶而已,为什么能让人类执着这么久?从游牧民族驯养奶牛,到现在研发出植物奶、舒化奶、A2奶,为了喝上一口满意的奶,我们还真花了不少心思。
小时候,牛奶常被看作助力长高的好帮手;长大后,它又成了不少人眼中的健康搭档。可市面上的奶越来越多,标签越来越复杂,价格也有高有低,到底怎么喝才算真正喝对了?
别看现在牛奶随处可见,可它从离开奶牛身体,到被我们喝进嘴里,中间其实藏着不少难题。
作为鲜制品,牛奶在常温下放几个小时就可能变酸,甚至成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的温床。更麻烦的是,生奶还可能传播人畜共患病,比如布鲁氏病菌,感染后可能出现长期发热、关节疼痛、乏力,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在没有杀菌和冷藏技术的年代,牛奶根本没法长途运输,所以那时候它基本只是牧场周边居民,或是少数特权阶层才能喝到的东西。直到19世纪,城市开始快速扩张,像纽约这样的城市,因为南北战争前人口激增,安全饮水又少,大家对牛奶的需求突然涨了起来。可那时候运输成本高,鲜奶还是妥妥的奢侈品。
后来有人想出个匪夷所思却又看似一举多得的办法:当时酿酒业繁荣,产生了大量工业废料,有人就用这些废料喂牛,既能处理废料,又能在城市里直接产奶,成本一下降了不少,牛奶也终于走进了普通人家。
可问题也跟着来了,数百甚至上千头奶牛被密集圈养在酿酒厂旁,终日站在粪便里,大多疾病缠身,产出的牛奶质地稀薄,颜色还发蓝。为了掩盖劣质奶的真相,黑心商贩竟往牛奶里掺水、加面粉,甚至用臭鸡蛋、熟石膏来增稠、漂白,最后再用蜜糖调色,冠上纯香村牛奶的名号售卖。
这样的毒牛奶喝下去,后果可想而知。据《纽约时报》估算,仅一年时间,纽约就有约8000名婴儿死于这种脏水奶。这场丑闻震惊了全美国,也成了美国食品安全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事件之一。
真正让牛奶变安全的转机,来自法国化学家路易·巴斯德。
早在19世纪中期,巴斯德就发现了微生物是导致食物腐败的元凶,还发明了通过加热液体杀灭微生物的方法,也就是后来大家熟知的巴氏杀菌法。这项技术最初是为了拯救葡萄酒和啤酒,后来有人想到:牛奶也总变质,喝了还可能拉肚子,为啥不试试加热呢?
可加热后的牛奶,虽然解决了易腐败的问题,奶味却变淡了。当时不少人抱怨杀菌后的牛奶不新鲜,甚至觉得这是工业污染。直到后来,一系列公共卫生事件被深入报道,加上科学界不断科普微生物的风险,大家才慢慢明白:和喝到坏奶生病比起来,风味上的那点妥协,其实不算什么。
不过,在没有电力制冷的年代,巴氏杀菌奶的保质期只有1-2天,必须当天生产、当天配送、当天喝掉,能买到的范围特别有限。直到20世纪30年代,电力和冷链系统慢慢建立起来,巴氏奶的保质期才延长到7-14天,终于能跨省旅行了。
真正颠覆牛奶流通模式的,是瑞典利乐公司推出的利乐包。这种多层复合的无菌包装,配合专用灌装设备,能在无菌环境下密封牛奶,没开封的情况下常温就能保存3-6个月,彻底摆脱了对冷链的依赖。
但利乐包再厉害,也救不了没杀干净的奶。巴氏杀菌是低温短时杀菌,虽然能保留更多营养和风味,可牛奶里还会有活性菌群和酶,必须冷藏,保质期还是有限。为了实现常温+长效保鲜,乳业又推广了超高温灭菌技术,在135-150℃的高温下快速加热1-2秒,就能彻底灭活微生物和酶活性。再配上利乐包,牛奶终于能实现3-6个月的常温保存,也成了现在市场上最常见的牛奶类型。
进入21世纪,咱们对牛奶的需求早就从喝上奶变成了喝好奶。可超市冷柜里的奶那么多,鲜牛奶、纯牛奶、高钙奶、舒化奶……到底该怎么选?其实只要看懂配料表和处理方式,就能轻松挑到适合自己的。
前段时间去超市逛了逛,专门看了几款常见的奶,给大家拆解下:
1.鲜牛奶:追求新鲜和活性营养,选它如果配料表只有生牛乳,产品名称写着巴氏杀菌,还需要冷藏,那就是鲜牛奶。比如我看到的一款风味鲜牛奶,用的就是100%生牛乳。
这种奶的特点是能保留较多原始风味和活性营养。像它包装上写的原生蛋白含量每100ml达3.3克,这里的原生蛋白指的是结构没被破坏、还保留天然活性的蛋白质,比如乳铁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等。
这些蛋白可不是听起来高级,作用其实很实在:乳铁蛋白能结合铁元素,帮肠道更好地吸收铁,铁吸收好了,身体也更有劲儿;α-乳白蛋白里富含色氨酸,对调节睡眠、食欲和情绪有帮助;β-乳球蛋白是牛奶中含量较高的乳清蛋白,能携带维生素A和脂肪酸,对代谢也有一定益处。
不过鲜牛奶的保质期一般只有15天左右,还得一直冷藏。像家里有老人的话,可能会担心拿出来喝完忘了放回去,隔天大概率就变质了,而且凉牛奶对肠胃敏感的人也不太友好。
2.纯牛奶(UHT常温奶):追求方便和高蛋白,选它如果配料表也只有生牛乳,但不用冷藏,保质期能到3-6个月,那就是超高温灭菌奶,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纯牛奶。市面上大多数纯牛奶其实都是这种。
它的杀菌更彻底,不过部分活性营养可能会因为高温处理有所流失,但在蛋白质这类核心营养上,有些产品做得很出色。
3.其他常见奶类:按需选择更合适除了鲜牛奶和纯牛奶,还有几种奶也很常见:
调制乳:在牛奶基础上添加或去除某些成分,比如高钙奶是额外加了钙,脱脂奶是去掉了乳脂,更适合有特定需求的人(比如需要补钙、控制脂肪摄入的);
发酵乳:就是咱们常喝的酸奶,是牛奶加益生菌发酵而成的,含有活性益生菌,对肠道也有好处;
还原奶(重组奶):用奶粉加水还原成的液态奶,营养密度会比原奶略低,辨别方法很简单,看配料表,只要出现复原乳或乳粉字样,就是还原奶,比如常见的乳酸菌饮品很多就属于这类。
看完这些选择,是不是对牛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其实不用特意跑超市,打开天虹小程序就能下单,省时又省心。
现在物质越来越丰富,奶制品也越来越多,有人会问: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喝牛奶?其实牛奶被广泛推荐,不只是因为传统,更因为它营养密度高、获取成本低、口感也容易被接受,对孩子来说,是长身体的基础;对老人来说,是补钙的好选择;对忙碌的上班族来说,是快速补充营养的低门槛方案。
当然,现在食品科技发展得快,人造奶也慢慢走进了市场,未来获取优质蛋白的方式,或许不用再依赖牧场。说不定以后的奶不是挤出来的,而是造出来的。但无论形式怎么变,人类对健康和营养的本真追求,其实从来没变过,而这,也是我们几千年来执着于一杯牛奶的最终答案。
来源:飞雪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