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盛赞她“无可替代”,蒋介石感叹:我们为何没这样的人才?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9 20:47 1

摘要:1914年,龚澎生于日本横滨。父亲龚镇洲是蒋介石的同窗,ge命元老;母亲是黄兴的妻妹。姐姐龚普生后来成为外交部国际司司长、首任驻爱尔兰大使;姐夫章汉夫是共和国外交部常务副部长。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外交世家”。

Hi,我是阡陌,爱写书影评、人物、文史故事,欢迎关注!

周總理曾盛赞:“无人能够取代她。”毛主席欣赏她的才貌,就连对手蒋介石也不无嫉妒地感叹:“为何我们这边就没有这样的人才?”

她,便是中国外交部新闻司首任司长、杰出的新闻发言人——龚澎。

1914年,龚澎生于日本横滨。父亲龚镇洲是蒋介石的同窗,ge命元老;母亲是黄兴的妻妹。姐姐龚普生后来成为外交部国际司司长、首任驻爱尔兰大使;姐夫章汉夫是共和国外交部常务副部长。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外交世家”。

1933年,龚澎以优异成绩考入燕京大学历史系。她天生丽质,才华出众,英文流利,是公认的“燕大校花”。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她与姐姐在未名湖畔举行外国记者会,揭露日寇侵华罪行,这堪称她新闻发言生涯的精彩开端。

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也彻底改变了龚澎的人生轨迹。她参与了此书的翻译工作,并被书中所描绘的理想所吸引。尽管出身优越,她却毅然选择了最艰苦的道路——1938年,她南下香港,绕道奔赴延安。

临行前未告知家人,父亲却心知肚明,对她说:“既选择了自认为正确的道路,便不要回头!”

在延安,她先入马列学院学习,期间曾担任毛主席的英文翻译。毕业后,经彭老总介绍,前往太行山八路军总部担任秘书。

在此,她遇到了第一份真挚的爱情——与曾留学德国、时任朱总司令秘书的刘文华相识相知,结为伴侣。

然而,新婚燕尔即告分离,刘文华被派往重庆。两人约定鸿雁传书,期待“抗战胜利后抱孩子”。谁知此别竟成永诀。

1942年,刘文华因急性阑尾炎缺医少药不幸逝世。他在遗物中留下一本日记,写道:“我的妻子,你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前进吧。”龚澎将这封诀别信珍藏于日记本中,整整28年。她铭记丈夫遗志,坚强前行。

此后,龚澎调至重庆曾家岩50号周公馆,担任周總理的外事秘书。这是对敌斗争和统一战线工作的最前沿,危险重重。

她以流利的英语和出色的能力,承担了大量翻译、联络工作,许多领袖的重要文献经她之手传递世界。她精准优美的译文和非凡的个人魅力,被誉为“周公馆里一道亮丽的风景”,赢得了众多国际友人的尊重。

1943年,在周總理的关心下,龚澎与才华横溢的外交官乔冠华结为ge命伴侣。毛主席亲自题诗祝贺:“天生丽质双飞燕,千里姻缘ge命牵”。

新中国成立后,年仅35岁的龚澎被任命为外交部新闻司首任司长,是当时部内最年轻的司级干部之一,也是正司级领导中唯一的女性。她在此岗位上任职长达15年,是迄今为止任期最长的新闻司司长。

每逢重大外事活动,总能看到她身着旗袍、外套西服的身影,温文尔雅,风度翩翩,完美展现了新中国的气度与风范。

朝鲜战争期间,她凭借与新闻界同行的良好关系,敏锐捕捉到美国可能使用原‘子’弹的动向,并通过欧美友人获得机密文件,及时上报中央,为我国的战略决策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情报。

1954年,她随周總理出席日内瓦会议,表现出色。1963年,又随团出访亚非十四国,以专业素养与优雅形象,成为传递中国友谊的“活名片”。

然而,就在事业巅峰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袭来。因曾在重庆工作的特殊经历,她被错误地扣上“三反分子”的帽子,遭受不公对待,身心健康受到摧残。

1970年,龚澎因病逝世,年仅56岁。噩耗传来,周總理悲痛不已,黯然神伤。

龚澎,这位杰出的女性外交家,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全部的才华,为她深爱的国家和民族奉献了终生。在中国最为艰难的岁月里,她为年轻的人民共和国发出了坚定而响亮的声音。

她的风采与功绩,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外交史册上。

来源:阡陌文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