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到一段好笑的视频,第一反应是“要是TA也能看到就好了”;听到一首老歌,歌词里的每一句都像是在说你们的故事;甚至晚上做梦,剧情都像连续剧,主角永远是TA。
你有没有过这种时候?
刷到一段好笑的视频,第一反应是“要是TA也能看到就好了”;听到一首老歌,歌词里的每一句都像是在说你们的故事;甚至晚上做梦,剧情都像连续剧,主角永远是TA。
明明那个人已经不在身边,或者从未真正属于过你,但TA好像在你心里办了张永久居住证。醒着,睡着,你的心思总会绕着TA打转。这就是标题里说的那种“痴念”:梦绕,魂牵。
今天,咱们不聊大道理,就聊聊这种“醒着做梦”的感觉。我懂,你可能谁都不敢说,但在这里,我们可以悄悄对个暗号。
这种“痴念”,说穿了,就是一种后台程序。
你表面上在认真工作、在和朋友吃饭、在刷手机,但你的大脑里,有一个专门为TA开设的“后台进程”一直在默默运行。它不占满你的CPU,但总会时不时地弹个窗出来,用一段回忆、一个猜想、一丝遗憾,轻轻地提醒你:嘿,我在这儿呢。
它就像你大脑里的“单曲循环”,一首名叫《TA》的歌,不知怎的就设置了循环播放,关都关不掉。你会不自觉地拿新认识的人和TA比较,会在走过某条熟悉的街时心里“咯噔”一下。
这不是因为你闲得慌,而是因为,你的心里,真的偷偷养着一个人。你用自己的回忆和想象,小心翼翼地喂养着这份感觉,让它鲜活如初。
那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偏偏是这个人,让人这么魂牵梦绕?
这里面其实有点心理学的小门道。比如,有个叫“蔡格尼克效应”的东西,说的是人对于“未完成”的事情,印象会比“已完成”的深刻得多。
一段无疾而终的暗恋、一次充满遗憾的告别、一个没有得到答案的问题……这些“未完成”的情节,就像一部没看到大结局的精彩小说,会让你不停地琢磨、想象,给TA和你们的故事蒙上一层格外诱人的滤镜。
还有一种可能,你痴念的或许不完全是那个真实的人,而是那个当时全力以赴、认真去喜欢的自己。是TA的出现,点燃了你内心最炽热、最柔软的一部分。你放不下的,是那种喜欢一个人时,自己的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起来的感觉。
所以,这份痴念,某种程度上,是你自己用最美好的想象和最深的情感,共同酿造的一坛酒。时间越长,味道越浓。
知道了原因,那该怎么办?非要逼自己忘得一干二净吗?
我的看法是,或许不必如此残忍。这份“痴念”,虽然有时让人苦涩,但它也真真切切地证明了,你是一个内心如此丰盈、拥有深刻去爱一个人能力的人。 这份能力,本身就很珍贵。
它不是你的缺陷,反而是你的天赋。你可以把它看作一份私藏的、美丽的内心财富。偶尔拿出来回味一下,感受那份青春的悸动或深刻的情感,然后,再轻轻放回原处。
关键在于,不要让这份“痴念”变成困住你的牢笼。你可以怀念那个人,但更要珍惜眼前的自己。TA是你故事里重要的一章,但你的书,还要继续写下去。当你忙着书写新的、精彩的章节时,旧章节的回响,自然会变成背景里一首轻柔的、不再打扰你的伴乐。
所以,亲爱的读者,有一种痴念,梦绕魂牵,它无关对错,只关乎真心。它告诉我们,曾几何时,我们如此真诚而热烈地活过、爱过。
如果你也在心里,这样偷偷地养着一个人,那么今天,这里就是你的树洞。
欢迎在评论区里,留下一个关于TA的、最让你难忘的瞬间,或者仅仅是一个代号。** 让我们用这种方式,轻轻地安放这份“喜欢”,然后,带着这份曾经的美好,继续轻装前行。
你的故事,有人懂。
来源:灵儿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