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碰到邻居宝妈,刚从补习班回来,愁得直叹气——孩子才小学四年级,每天写作业到半夜,周末连轴转上奥数、英语、画画,结果上次考试还退步了,你说这到底是为啥呀?
前几天碰到邻居宝妈,刚从补习班回来,愁得直叹气 —— 孩子才小学四年级,每天写作业到半夜,周末连轴转上奥数、英语、画画,结果上次考试还退步了,你说这到底是为啥呀?
其实咱们很多家长都犯了同一个错:总觉得把时间、钱砸进去,孩子就能成 “牛娃”,可越用力抓,孩子越像漏了气的气球,咋都鼓不起来。
我有个当班主任的朋友,去年班里有个孩子特别典型:妈妈辞了职专职陪读,每天盯着背单词、练口算,错题多一道就罚抄 50 遍。结果呢?孩子后来一看到课本就发抖,上课注意力根本集中不了,最后医生说孩子有轻度焦虑。你看,咱们满心盼着孩子好,咋就把孩子逼到这份上了?
今天跟大家说三个扎心但有用的真相哈,尤其是第三个,很多家长根本没意识到。
第一个真相:教育不是 “雕刻” 是 “播种”。你没法把孩子雕成你想要的样子,只能给够阳光、水分,让他按自己的节奏长。就像我表姐家,夫妻俩都爱看书,从没逼孩子学过啥,可孩子自己总跟着翻绘本、读故事,现在小学五年级,作文经常被当范文。你看,家长先做好自己,比天天催孩子管用多了 —— 你熬夜刷手机,却让孩子熬夜写作业,这哪说得通嘛!
第二个真相:环境比你想得还重要,而且越往后越重要。有研究机构做过调查,孩子 6 岁前,家长影响能占 60%;到了初中,同学和老师的影响能涨到 50%,家长的影响反而降到 30%。我同事家孩子就是,小学时成绩中等,后来考上重点初中,身边同学都爱学习,孩子自己也主动找题做,去年还考上了重点高中。所以选个靠谱的学校、帮孩子交些积极的朋友,比你天天盯着他写作业有用。
第三个真相:天赋真的存在,不是努力就能补。我那班主任朋友说,她教了 10 年书,班里总有几个孩子,上课认真听、作业按时写,可成绩就是中等;也有孩子,看着没咋费力,考试总能靠前。不是说不努力,而是每个孩子的 “长板” 不一样 —— 有的孩子天生对数字敏感,有的擅长画画,有的会跟人打交道。你非要让擅长画画的孩子去拼奥数,这不就是让鱼去爬树嘛!
可能有人会问:那难道就不管孩子了?当然不是!咱们要管的是 “方向”,不是 “细节”—— 比如帮孩子养成按时睡觉、认真做事的习惯,帮他选个好环境,至于他数学能考 90 还是 80,别太纠结。
记住啊,咱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孩子也大概率是普通人。与其逼他当 “学霸”,不如让他长成 “开心、健康、能养活自己” 的普通人。你说对吧?
觉得我说得实在的,点赞转发给身边焦虑的宝妈宝爸,咱们一起给孩子松松绑,也给自己减减压!
来源:周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