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玥女儿2岁就上早托,胖豆频繁生病,患中耳炎严重时还吐血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7-30 09:02 1

摘要:上海博主程晓玥女儿送托半年感染十几次,中耳炎流血吓坏全家却坚持不退学,这事儿戳中多少双职工家庭的痛处。

两岁娃早托高烧吐血遭罪,职场爸妈的无奈抉择该不该被骂?

上海博主程晓玥女儿送托半年感染十几次,中耳炎流血吓坏全家却坚持不退学,这事儿戳中多少双职工家庭的痛处。

看着娃反复感染遭罪还要硬扛,真不是一句“为你好”就能理直气壮的。

查过资料惊掉下巴,上海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托幼机构3岁以下儿童月均病假率超40%。

胖豆送的那家早托机构被扒出生师比1:5超标,国家规定的托育机构标准是1:3。

家长群里早有人吐槽这家消毒记录不全,午睡床铺间距不足半米。

孩子送去三个月就发烧五次,明显是环境有问题。

程晓玥直播里说选机构时看过监控觉得挺干净,这年头谁家监控不是摆拍时段?

专家说两岁娃免疫系统才发育到成人60%,集体环境里随便一个手足口病毒都能放倒一片。

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发过科普视频,中耳炎引发耳膜穿孔率在托班小孩里占三成。

胖豆耳朵出血那会儿要没及时送医,搞不好听力都要受损。

公婆抱着娃冲急诊那天下暴雨,老两口打车都打不到,想想都后怕。

有人搬出国外案例说澳洲两岁送托很正常,但查了移民局官网发现人家强制要求托班必须有注册护士驻点。

程晓玥本来想送澳洲托班没去成,转头选了家连基础医疗配备都没有的机构。

网友扒出该机构今年三月刚被通报过食品安全问题,冰柜里生熟食混放被罚过款。

当妈的要是真查过资质,能闭着眼往里送?

职场妈妈确实不容易,但育儿不能既要又要。

程晓玥说孩子语言能力强就想培养社交,可两岁娃的社交需求真需要每天八小时集体生活?

深圳儿童发展中心做过实验,20个月龄的宝宝在亲子早教班和全日制托班对比,分离焦虑指数差四倍。

胖豆刚去托班那周哭到嗓子哑的视频还在她vlog里存着,这算哪门子准备好的表现。

现在母婴号都在带节奏说职场妈妈别无选择,查了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才发现,程晓玥自家公司注册地在税收优惠区,明明可以申请政府补贴的托育服务。

上海市总工会从2021年就推企业亲子工作室,她老公公司属于外企500强完全符合申请条件。

说到底还是嫌麻烦,毕竟送托比协调工作带娃轻松多了。

看着监控里娃咳得小脸通红还要自己吃饭,当妈的在国外参加婚礼笑得灿烂。

不是说父母不能有自己的生活,但至少做好风险预案。

儿童医院走廊里多的是边打电话处理工作边抱娃输液的家长,这种职场父母的真实困境更值得被看见。

拿孩子健康赌事业的晋升,终究是笔不划算的买卖。

网友热评:

职场妈妈又不是超人,但孩子也不是试验品啊。

查了那家托班评分才3.2,连锁品牌里垫底的,明星家长选机构都不做背调的吗?

中耳炎搞到吐血听着都吓人,医生说再拖两天可能耳膜穿孔,这当妈的还在国外参加婚礼。

不是说不让工作,好歹留个能签手术同意书的家长在国内吧?

那些说锻炼免疫力的出来走走?

邻居家娃在托班感染支原体肺炎,住院半个月花了两万。

医生明确说三岁前呼吸道感染超过六次就要评估免疫力,胖豆半年病十几次明显超标了。

早托班监控看着是岁月静好,等接娃时看到十几个孩子共用三条汗巾就懂了,病菌交叉感染能不快?

专家建议两岁半再送托是有道理的,牙齿长齐了能准确表达不舒服,免疫力也好点。

见过托班老师给两岁娃喂饭,三分钟没吃完直接收碗,娃饿得啃自己袖子。

说什么培养自理能力,尿不湿都没戒就送进去,最后还不是老师图省事全天给穿纸尿裤。

职场父母难是真难,但孩子的罪不能白受。

现在母婴博主动不动就吹捧科学育儿,真到自家娃身上全是双标。

程晓玥之前推荐绘本说不能焦虑,转头把两岁娃塞进超标托班。

网友提醒风险就说人家酸她家条件好,合着普通家长说两句就成了仇富?

孩子病情反复大半年,但凡早两个月退学也不至于搞到中耳炎出血。

育儿路上最怕这种自我感动式的坚持,坑娃没商量。

看新闻说上海要整顿托育机构了,早该查查这些高价托班的资质。

一个月八千的学费连基础消毒都做不好,监控死角里老师手机刷得飞起。

家长以为买的是早期教育,实际就是找个地方寄存孩子。

双职工家庭是无奈,但机构趁机收割焦虑更可恶。

卫健委该学学杭州搞个托班红黑榜,让家长闭眼选也不踩雷。

来源:一夜落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