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牛奶整箱扛上楼,结果生产日期是“月底到期”,收礼人当场社死;月饼礼盒雕龙画凤,切开馅儿比脸还素,甜得发齁,只能转送保洁阿姨;红酒扫码价688,电商一搜68还包邮,标签一撕,瓶口封膜掉色,场面瞬间失控。
“双节”撞档,朋友圈先吵起来了。
有人晒8天行程,有人晒8盒月饼,配图一模一样,连滤镜都懒得换。
送礼这场开卷考,提前交卷的未必高分,临时抱佛脚的也不一定挂科,关键看答题思路有没有更新。
老几样今年确实有点尴尬。
牛奶整箱扛上楼,结果生产日期是“月底到期”,收礼人当场社死;月饼礼盒雕龙画凤,切开馅儿比脸还素,甜得发齁,只能转送保洁阿姨;红酒扫码价688,电商一搜68还包邮,标签一撕,瓶口封膜掉色,场面瞬间失控。
市场监管总局把话挑明:月饼合格率98.6%,可网购投诉涨了两成三,问题集中在“图文不符”和“穿越版”过期货。
乳制品工业协会也补刀:第三季度临期奶投诉创纪录,日期印得比蚂蚁腿还细,一不留神就踩雷。
90后接棒成主力,干脆把“送健康”写进KPI。
坚果礼盒、有机杂粮、低糖蛋黄酥,搜索量同比飙45%,图的就是配料表能看懂、热量敢写上。
烟酒茶老三样被嫌弃得很直接:香烟在电梯里就被人劝灭,低价茶农残超标新闻一翻一大把,红酒价格两极分化,扫码价纯属行为艺术。
有人灵机一动,把礼物换成“体验卡”:一张SPA券,比堆在墙角落灰的礼盒实用;线上烘焙课,对方学完还能回晒成品,互动值拉满;小家电更狠,空气炸锅、便携榨汁杯,拆箱当天就能上桌,社媒素材直接+1。
预算有限也玩得转。
老字号散装月饼拼成“自选盲盒”,配上一张手写卡片,比印金诗句走心;国产精品葡萄酒百元左右,扫码页把报关单晒得明明白白,面子一点没塌;植物奶、无糖酸奶整箱送,健身党收到当场给你比心。
最稳的套路只有一句:先问需求,再谈排面。
长辈血糖高,就别用“团圆甜蜜”绑架人家吃糖;朋友家在减脂,别拿“高热量豪华套餐”考验意志力;领导办公室摆着空气净化器,你再送一台,占地儿又尴尬。
双节8天,物流容易卡,商场容易挤,直播间里“最后500组”的倒计时其实是循环播放。
真想省事儿,提前一周下单,把收货地址直接填对方家里,卡片写一句“想到你就买了,别客气”,比任何烫金logo都体面。
礼物说到底是一张“我眼里有你”的便签。
价格标签可以打折,这份惦记不打折,就能在长假结束、月饼盒堆成小山的时候,让收礼人依旧把你那一份单独拎出来,放在橱柜最显眼的位置。
来源:海边追逐的赶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