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科技金融对接再升级:济宁推动“政策+平台+产品”协同发力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9 19:35 1

摘要:9月29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赋能企业创新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1

9月29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赋能企业创新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王 萍

济宁市科学技术局三级调研员

梁晨光

济宁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任

陈 鸣

济宁市科学技术局科技规划与资源配置管理科

科长、四级调研员

丁 娟

济宁市金融运行监测中心副主任

曾靖斐

中国人民银行济宁市分行

货币信贷政策管理科副科长

1 现场答记者问环节

中国山东网记者

请具体介绍一下科技股权投资项目,企业如果有融资需求,怎么申报这类项目?

梁晨光

济宁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任

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型企业,2023年以来,省科技厅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发布了《省级财政科技股权投资项目改革工作方案》和项目实施细则,省科技股权投资项目全面推开。目前,省科技股权投资项目包括“先投后股”“股权直投”“股权联动”等类型,分别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进行支持。

“先投后股”项目针对入库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支持,省级财政先期给予财政资金,总额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50%,一般不超过500万元。待达到股权转化条件后,省财政资金转化为股权投资资金,不愿转股的企业须退回“先投”资金。

“股权直投”项目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或具备科创属性、已挂牌上市的企业。项目主要支持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研发项目,由省科技厅联合省级投资管理机构对项目进行股权投资,不限投资额度,但省级投资占企业股本不超过25%。

“股权联动”项目支持本地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或者研发在外地、产业化在本地的招商引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不限制企业类型,不是高新技术企业或者科技型中小企业也可以申报。投资由省市联合出资,省级投资与市县级投资按照1:2比例,共同组建项目基金或有限合伙企业,对项目予以“一对一”联动投资支持。

具体申报条件和流程,可以咨询市科技局规划资配科或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项目申报全程在网上办理,请有意申报的企业留意省科技厅和市科技局官方网站通知,我们也会定期收集企业融资需求,推送政策信息。

鲁网记者

请问关于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的支持对象和扶持政策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陈 鸣

济宁市科学技术局

科技规划与资源配置管理科

科长、四级调研员

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简称“鲁科贷”或“成果贷”)是指银行向科技型企业发放的用于支持企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及其他科技创新活动的贷款。可申请成果贷的企业包括经工信部备案入库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或通过山东省“科融信”平台增信评价的企业(评价企业不限规模和类型)。

单户企业申请成果贷总额不超过2000万元,贷款期限最高3年。对不良贷款产生的本金损失,省财政、市财政、银行各承担35%、35%、30%;对省“科融信”平台认定的早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贷款本金损失,省市风险补偿比例最高可达90%。

同时,成果贷还享受贴息政策,按时还本付息的企业,可任选一笔成果贷申请贴息,标准为实际支付利息的40%,每家企业最高贴息50万元,只享受一次。

济宁日报记者

科技型企业时常会面临融资需求难传递、渠道不畅通的问题,请问在深化银企对接、提升融资实效上,市金融办有哪些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

丁 娟

济宁市金融运行监测中心副主任

服务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是市金融办的重要职责。我们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做好融资服务工作。一是建立“动态征集+精准筛选+定向推送”工作机制。联合市科技局等行业主管部门,通过县区摸排、走访调研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和梳理筛选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定向推送给金融机构,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建立反馈机制,及时跟踪推送效果,确保需求高效触达。二是推行“线上+线下”对接模式。通过常态化组织政金企合作对接活动,邀请金融机构与企业面对面沟通,实现供需精准匹配。同时,依托济宁市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开设“科创专区”,实现企业需求在线发布、金融产品在线展示、融资对接在线互动。三是重点构建“政策+产品”支撑体系。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广“科技成果转化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创贷”等专属信贷产品,扩大对科技企业的信用贷款投放。为更好支持服务高层次人才和其长期所在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活动,制定《济宁市“人才贷”风险补偿实施办法》,及时对“人才贷”发放开展备案工作,优化审批流程。今年以来,全市共发放备案“人才贷”11笔,贷款金额5790万元。

下一步,市金融办将继续进一步做深、做实、做细科技金融对接服务,推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为济宁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济宁广播电视台记者

围绕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请问人民银行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曾靖斐

中国人民银行济宁市分行

货币信贷政策管理科副科长

近年来,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金融管理部门、科技部门不断健全科技金融政策框架,搭建多元融资体系,济宁市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科技金融服务生态显著改善。人民银行济宁市分行联合市科技局等部门印发《“济宁市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年”行动方案》,开展专项行动,构建了包括银行、债券、股权、保险等在内的全覆盖、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联合市科技局、市金融办、县市区政府召开多场科技金融政银企对接会,强化政策解读和项目推介。扎实开展科技金融服务效果评估,引导银行机构完善内部激励措施,建设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有力地支持了各类创新主体和科技创新活动。

二是信贷供给动力显著加强。认真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牵引带动作用,组织各金融机构积极对接重点科技创新企业和项目,着力满足有效融资需求,推动投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23.58亿元。针对科技型企业融资特点,推广科技成果转化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专属信贷产品,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加大对全市232优势产业集群、15条标志性产业链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8月末,全市科技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了17.76%,体现出了强劲发展动力。

三是直接融资效力显著提升。开展“首债培植”专项行动,组织各银行与重点科技型企业逐一对接,提供全方位发债辅导。联合市科技局、国资委、金融办召开债券市场科技板赋能企业创新发展专题会议,为企业解读科创债政策,现场答疑解惑。建立科技型企业发债储备库,推动直接融资增量扩面。8月末,全市存量科创债券数量、规模均居全省前列。

下一步,人民银行济宁市分行将继续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工具,推动金融机构提升科技贷款的投放强度和服务能力,努力营造全市科技金融良好生态,为济宁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编辑:冯雯雯

审核:孙静、谷雨

来源:济宁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