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最后一公里” “浙”里以“双场景 + 双赋能”创新庆双节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19:23 1

摘要:在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际,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政府聚焦新孝顺人社区融入痛点,主动谋划、精准施策,创新推出以“沉浸式 + 互动式”为核心的双场景服务模式,通过系列特色服务,切实打通新孝顺人融入的“最后一公里”,彰显孝顺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创新力度。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李章田

在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际,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政府聚焦新孝顺人社区融入痛点,主动谋划、精准施策,创新推出以“沉浸式 + 互动式”为核心的双场景服务模式,通过系列特色服务,切实打通新孝顺人融入的“最后一公里”,彰显孝顺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创新力度。

9月27日傍晚,在孝顺镇首批“新孝顺人先锋队”骨干的积极带领下,浙江物产金义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开展了“光影抒怀,家国同心”红色电影院活动,影片播放前的互动环节率先点燃现场气氛。“红色歌曲接龙”环节中,熟悉的旋律在场地回荡,现场员工积极抢答,在互动中重温红色历史。

紧接着播放经典红色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镜头里志愿军战士在极寒环境下浴血奋战、守护家国的英勇无畏让大家深深沉浸其中。金义热电管理人员江先生表示:“我是骨干队伍里的一员,在上一次‘新孝顺人茶会汇’的时候,我就将我们厂里员工的娱乐需求与镇里进行了反馈,没想到马上就收到了工作人员的邀请,让我一起参与活动的策划。我们的员工都很开心,在孝顺中感受到了关爱。我也会继续带动身边的新孝顺人为孝顺的发展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

除此之外,孝顺镇培育的“小小家乡文化推荐官”们在双节来临之际也用巧手发挥文化创意,展示家乡特色。9月28日晚,在新孝顺人家庭租房聚集的南仓村,开展了“月满中秋,非遗传情”家乡文化体验活动,吸引20余组家庭参与。

活动伊始,亲子家庭们在特别准备的“大月饼”写下自己的名字和喜欢的月饼口味。来自云南的李女士,大力推荐了具有家乡特色的“玫瑰口味月饼”,来自湖北的小雨小朋友则兴奋地标注自己的最爱“蛋黄莲蓉月饼”。不一会儿,“大月饼”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与口味,成为现场最具温情的“中秋记忆墙”。

月饼品鉴区随即热闹起来,项目特别精心准备不同省份的十余种特色月饼,既有云贵地区的云腿月饼、鲜花月饼,也有浙赣风味的苏式月饼,还有广式、京式等经典口味,现场中秋氛围瞬间拉满。紧接着,大家在社工的带领下开始“云逛展”,走进云贵、浙赣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现场查看一组组照片,孩子们帮非遗瑰宝们“找家”。“景德镇制瓷是我们江西的非遗”“这是贵州苗族的银饰”,家长们也纷纷协助,积极分享家乡的非遗。

最后,孩子们体验了扎染手工包与陶瓷素胚彩绘两大特色项目:家长们剪下漂亮的式样,孩子们则将一个个非遗印记创作在布上、陶器上,在动手协作中开启了一场“解码家乡非遗密码”的文化探索,在沟通和分享中共同构建起独特的家庭文化认同,也将节日的温暖与社会的关怀直接送达给孝顺人家庭。来自江西的袁爸爸感慨道“很有童年回忆的活动,孩子也了解到我小时候爱吃的月饼、家乡的特色等等,在孝顺和这么多家庭一起过了个不一样的中秋,心里还是蛮暖的”。

本系列服务是孝顺镇打造“积道善治,有‘孝’新锋”社会治理品牌的重要实践。在该品牌引领下,镇政府从企业中挖掘出了40余名有威信、善沟通的“新孝顺人”先锋骨干,通过“每月茶话汇”收集精准服务需求,落地身边社区,在实践中赋能,形成“头雁领航、多方跟跑”的良性局面。此举不仅有效激发了外来人口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更推动形成了长效的社区共建机制,为创新基层治理提供了“孝顺样本”。未来,孝顺镇将继续深化这一创新模式,让更多新孝顺人在参与中融入,在融入中成长,共同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家园。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