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4位清华人获奖

B站影视 2024-12-07 09:04 2

摘要:现任清华大学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技术教学与科研工作,致力于工业炉窑烟气深度治理、有机废气净化与资源化、燃煤锅炉烟气减污降碳研究,提出了中低温脱硝反应机理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理论,攻克了除尘脱硝一体

近日

何梁何利基金2024年度颁奖大会举行

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奖

共授予56位科技工作者

其中授予1人“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33人“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2人“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清华2位教师2位校友光荣上榜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俊华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方璐

“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清华大学1982级校友

广东工业大学校长邱学青

机械设计研究所所长童水光

“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李俊华

环境学院 教授

现任清华大学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技术教学与科研工作,致力于工业炉窑烟气深度治理、有机废气净化与资源化、燃煤锅炉烟气减污降碳研究,提出了中低温脱硝反应机理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理论,攻克了除尘脱硝一体化多功能材料和挥发性有机物高效吸附催化净化技术,研发了烟气低成本清洁高效碳捕集技术并开展工程示范。主要成果在燃煤锅炉、冶金、建材、石油化工等行业大气污染治理中应用,推动了重点行业烟气多污染物超低排放和工业烟气碳捕集利用,引领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深度减排。

发表SCI论文4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6项;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奖(团队负责人)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教育部和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特等奖各1项(第一完成人)、省部级或行业一等奖6项,以及光华工程科技青年奖等重要奖项。

方璐

电子工程系 教授

现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信息认知与智能系统研究所所长,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致力于人工智能与计算光学交叉研究。首创了分布式广度光计算架构,建立了干涉-衍射联合传播模型,研制了国际首款大规模通用智能光计算芯片“太极-I”;提出了全前向传播的智能光计算训练架构,突破训练规模与精度矛盾的难题,研制了智能光计算训练芯片“太极-II”;太极系列以光子之道,将为人工智能训练与推理注入算力发展的新动力。发表Science 1篇、Nature 3篇、Nature Photonics等N/S子刊15篇。

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现任广东工业大学校长。邱学青从1995年开始致力于木质素研究,攻克了木质素改性和工程应用一系列世界难题,建立了木质素微结构理论与调控技术,创新了工业木质素与造纸废液制备高附加值工业表面活性剂和功能材料关键技术,并推广应用,为植物资源高值化利用及“双碳”战略目标作出突出贡献。相关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次,省部级科技一、二等奖7次,中国专利优秀奖4次,广东省专利金奖2次,获光华工程科技奖、闵恩泽能源化工奖杰出贡献奖等。发表SCI论文530余篇,入选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在近10年以木质素为主题的论文中,发表论文数位列世界第一。作为团队学术带头人,邱学青打造了一支由20多名教师及200多名研究生组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团队。

童水光

机械工程系 1991-1993博士后校友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现任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研究所所长。童水光主要从事机械数字化设计及仿真技术、重大技术装备的结构强度与轻量化设计技术、锅炉热力学分析与仿真系统、逆向工程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围绕大功率船用齿轮传动系统、大型高效节能锅炉、大举力工业搬运车辆等重大动力装备开展了一系列基础理论研究及关键技术攻关。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浙江省知识产权一等奖1项等重要奖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获国家专利150余件,出版著作3本。

何梁何利基金

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于1994年创立,旨在奖励中国杰出科学家,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30年来,共遴选奖励1638位杰出科技工作者,成为我国社会力量创设科技奖项的成功范例,为激发我国科技发展的活力、培养自主创新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

往期精选

喜欢清华,请点在看

来源:清华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