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6日,淄博市博山区五岭路小学五年级师生走进岜山中医药研学基地,开展了一场以“草本探秘 岐黄育才”为主题的中医药研学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沉浸式体验,同学们亲手揭开了中医药文化的神秘面纱,在一脉药香中感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9月26日,淄博市博山区五岭路小学五年级师生走进岜山中医药研学基地,开展了一场以“草本探秘 岐黄育才”为主题的中医药研学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沉浸式体验,同学们亲手揭开了中医药文化的神秘面纱,在一脉药香中感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活动伊始,一场庄重的开营仪式将同学们带入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他们身着统一服装,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并行拜师礼。当指尖距胸三寸,身体躬身45度完成标准的揖礼时,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与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已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
在扁鹊文化馆,抽象的“望闻问切”四诊法通过动态展板和AR互动设备变得生动可感。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体验虚拟脉诊,在互动屏幕上直观感受不同脉象对应的身体状态。
复刻的古药具展区同样引人入胜,青铜药碾、竹制药秤等器物引发了阵阵讨论。“古人用这些工具治病,就像现在的医生用听诊器一样专业吗?”孩子们的提问,正是古今医学智慧一次生动的碰撞。亲手体验“耳穴压豆”疗法,更让他们对中医立竿见影的疗效惊叹不已。
香气馥郁的香牌制作区无疑是当天最受欢迎的环节之一。在白芷、藿香等药材的芬芳中,学生们将混合好的药泥小心翼翼填入模具。导师在一旁同步讲解:“丁香能缓解腹痛,艾叶可驱虫避秽……”当一枚枚生肖造型的香牌成功脱模,许多孩子立即将其佩戴在书包上,让这份亲手制作的中医药文化,成为随身携带的“健康守护符”。
在中医药馆的全息投影区,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的场景被生动再现,而一旁的现代中药提取设备模型,则引发了同学们对传承与创新的思考。一名学生在观察日记中写道:“原来屠呦呦奶奶从古书中获得灵感提取青蒿素,就像古代神农尝百草一样伟大。这种跨越时空的呼应,让我感到特别自豪。”
本次研学活动是博山区五岭路小学探索“文化育人”新路径的一次生动实践。活动通过礼仪浸润、科技激活、实践深化、互动启迪的四维体验模式,成功构建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新范式。当孩子们闻着药香、摸着古器、做着香牌时,文化自信与传承的种子,已在这场“行走的课堂”中破土萌芽,静待花开。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