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克华(笔名:青山墨人),1961年出生于山东新泰,山东大学研究生学历,空军大校。现为中国国际艺术家学会副主席,中国书画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空军美术创作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
《咏百里奚》(外三首)
张克华
虞溪漱玉濯清霜,
五羖驮云入庙堂。
白发垂纶钓渭雪,
青衫煮酒试天光。
耕桑陌上春如绮,
剑甲关边月似珰。
莫道蓬蒿埋俊骨,
一朝星斗覆西光。
《咏百里奚》
张克华
五羖赎寒星,
一朝佐凤鸣。
虞宫埋玉韫,
秦野现龙睛。
扊扅炊烟暖,
轩冕雪鬓清。
莫道微躯贱,
千秋仰月明。
《五羖大夫颂》
歌词 张克华
主歌A1:
五羚赎得贤相来,
白发犹怀济世才。
虞国亡时志末改,
楚关牧马待风雷。
主歌A2:
杜氏烹鸡炊扊扅,
别时泪浸旧门闩。
相府琴声惊旧梦,
富贵不忘糟糠妻。
副歌:(重复)
百里奚啊五羖衣,
秦川万里展旌旗。
莫道贫贱晚成器,
一朝明主千秋知。
《牧牛场的月光》
张克华
他走过放牧的场道时,
月光正把银币
铺成一条发光的河,
那被赎回的不是奴隶的身价,
是中原大地欠下的一页史册。
秦穆公的宫殿里,
他数着五张黑色的羊皮,
像数着五颗星子,
垂钓的丝线,
终于钓起沉在渭水底的整个春秋。
老马识途的传说,
在函谷关外发芽,
他的白发便成了最贵的聘礼。
用白里奚的月光称量,
一个王朝的良心。
书法家张克华艺术简介:
张克华(笔名:青山墨人),1961年出生于山东新泰,山东大学研究生学历,空军大校。现为中国国际艺术家学会副主席,中国书画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空军美术创作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济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东东岳书画院院长。亚洲爱乐乐团艺术策划。代表作:《大美中国》、《大美山东》和《大美泉城》三部曲,及《天下中华是一家》、《我的大中华》、《中国高铁》、《好客服务等你来》等。
笔墨载福,军旅情怀绘中华——评著名军旅书画家张克华的艺术担当与文化坚守
王世军
在中国福文化传承与艺术创作的版图上,军旅书画家张克华大校(笔名:青山墨人)以笔墨为舟,以情怀为帆,将家国责任与艺术追求熔于一炉,成为当代军旅文艺界兼具实力与担当的代表人物。
作为身兼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双会员,且担任中国国际艺术家学会副主席等多项重要职务的艺术家,张克华的艺术根系深扎于中华文化沃土。他不仅在书画领域造诣深厚,更以《大美中国》《大美山东》《大美泉城》三部曲及《天下中华是一家》等作品,构建起“大美”系列的艺术坐标,用笔墨勾勒山河壮丽与民族精神;同时,作为亚洲爱乐乐团艺术策划,他打破艺术门类界限,让书画与音乐碰撞出跨界之美。
而真正让张克华的艺术超越技法层面的,是他对福文化的深耕与践行。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文化与精神寄托,是民族文化之根。张克华以一名军旅艺术家的赤诚,将福文化从笔墨纸砚延伸到现实生活:他奔赴新疆红旗拉甫等20多个哨所,为戍边战士送福;登上泰山,为挑山工、护林工、清洁工书写温暖;走进山东能源集团、力诺集团等6000余个单位与家庭,让“福”字成为连接军民、传递温情的纽带。这些行动,不是简单的艺术普及,而是一名空军大校以笔墨为枪,践行家国情怀的生动注脚。
2025年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春节晚会的舞台,更让张克华的“福文化”艺术走向世界。他的“金福”亮相开场,现场书写的“向祖国诉说”为演唱节目注入文化底蕴,伴随《大美山东》的合唱,向全球华人传递新春祝福。200余家官媒与自媒体的传播,不仅让他的艺术作品广为人知,更让中华福文化的魅力得以彰显——这既是对民族文化的有力传播,也是军旅艺术家“为时代画像、为人民立言”的责任担当。
从哨所到春晚,从笔墨到情怀,张克华用书画艺术作桥梁,一头连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一头系着军民同心的家国大义。他的艺术,不仅有“大美”山河的气象,更有“金福”传递的温度,是军旅精神与文化传承的完美融合,为当代艺术工作者如何扎根人民、服务时代,树立了鲜明的榜样。
来源:文学艺术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