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希望大家在书里读到的不仅是我的故事,也是二胡的故事,更是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的故事。摘要:“我参加过成千上万场音乐会都没紧张过,但出版这本15万字的访谈录,内心却有点忐忑。” 9月28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马晓辉艺术工作室联合推出、上海宋庆龄基金会资助的新书《民族特色与国际视野——马晓辉访谈录》在钟书阁徐汇店首发。
“我参加过成千上万场音乐会都没紧张过,但出版这本15万字的访谈录,内心却有点忐忑。” 9月28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马晓辉艺术工作室联合推出、上海宋庆龄基金会资助的新书《民族特色与国际视野——马晓辉访谈录》在钟书阁徐汇店首发。
马晓辉6岁与二胡结缘,13岁到上海求学,从此走上二胡演奏的专业之路。她在荣获奥斯卡原创音乐大奖的电影《卧虎藏龙》中担任二胡独奏,与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展开琴弦上的对话。近年来,马晓辉更是背着一把二胡走遍世界,成为跨越国界的文化使者,维也纳金色大厅、德国汉堡音乐厅、希腊雅典卫城、美国华盛顿肯尼迪中心等都曾是她的舞台。
《民族特色与国际视野——马晓辉访谈录》。受访者供图
此次首发的《民族特色与国际视野——马晓辉访谈录》以马晓辉多年艺术实践为样本,从工匠精神与情感传达、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传播与合作对话,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交相辉映以及未来跨界发展等方面展开访谈,呈现了马晓辉 “一把二胡行天下” 的丰富历程,也见证了她多年来在各类演出、讲座、公益活动中不遗余力传承民族音乐、推动文化交流的足迹。
本书责编、上海社科院出版社编辑董汉玲坦言,“在这本书里,你能看见一位艺术家的成长历程,感受她的喜怒哀乐,能看到她对二胡演奏技巧的拆解、对经典曲目的赏析,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深刻思考。相信读完你会爱上二胡,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这是一部兼具个人记忆与文化思考的著作,它打破了传统访谈录的呈现方式,融入图文、音频、视频与纪录片素材,成为一本‘立体的书’。”马晓辉也希望大家在书里读到的不仅是自己的故事,也是二胡的故事,更是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的故事。
头图为二胡演奏家马晓辉(左)在新书首发式上演奏。受访者供图
来源:劳动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