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路上的巾帼风采(三)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17:31 1

摘要: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晋中女性创业者立足三晋大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晋商精神中的诚信务实、开拓进取与新时代创新思维深度融合,在文旅融合、特色农业、非遗活化等领域展现出强劲活力,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巾帼力量。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现

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晋中女性创业者立足三晋大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晋商精神中的诚信务实、开拓进取与新时代创新思维深度融合,在文旅融合、特色农业、非遗活化等领域展现出强劲活力,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巾帼力量。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现对优秀女性创业案例进行推介,进一步激励更多女性扎根乡土、创新创业,为晋中高质量发展注入更深厚的民生活力。本期让我们一起听听灵石县老古董民间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程辉的奋斗故事。

溯源寻根,深研技艺

赵程辉与非遗的羁绊,始于对传统刺绣的痴迷。在王家大院工作期间,这份热爱化为深耕的动力。她利用业余时间拜师民间绣娘,辗转走访周边老艺人,在一针一线的切磋中,摸清了王家刺绣的独有特征——袼褙做底的扎实质感、写意构图的灵动韵味、对比配色的鲜明张力,以及纹样中藏着的吉祥寓意。

这份钻研最终凝结为专业的沉淀。2020年,她撰写的《浅谈王家刺绣的地域特征》发表于《天工杂志》,为这门手艺留下了珍贵的文字注脚。

筑巢搭台,聚力传承

2015年,赵程辉迈出关键一步:成立灵石县老古董民间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创立“慕古风”品牌,将个人坚守升级为有组织的传承。她以义务培训、收授门徒为抓手,累计培养绣娘60余名,带动51名妇女实现灵活就业,让针线成为“谋生技”。

2018年,静升古镇的非遗传习所正式落成,这是灵石县首个集研究、开发、展示、体验于一体的非遗产业基地。如今,已有24个传统手工艺项目入驻这里,手艺人从“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取暖”。这个传习所既是非遗产品的“生产车间”,更是播撒传承种子的“播种机”,持续孕育着非遗新生力量。2023年,王家刺绣成功获批省级非遗项目,赵程辉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省级传承人。

守正创新,活化非遗

让非遗走出“深闺”,是赵程辉的另一个目标。她带领团队突破传统局限,设计开发出300多种王家刺绣特色文创产品,从传统的虎头鞋、云肩,到融入现代审美的服饰、家居用品,让古老技艺与当代生活无缝衔接。这些带着烟火气的作品,频频斩获国家、省、市、县级荣誉,更走进景区、走向市场,实现了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从技艺传承到产业发展,赵程辉用创新让非遗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能融入日常、能养家糊口的“活文化”。

从一人的初心到一群人的事业,赵程辉用针线串联起技艺、手艺人与时代。她的坚守证明非遗的生命力,既藏在过往的时光里,更活在当下的创造中。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