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军李奇微搞的“磁性战术”像块狗皮膏药,白天靠飞机大炮炸,晚上派机械化部队追,志愿军腿再快,也跑不过汽车轮子。
1951年5月,朝鲜战场的雨季来得比往年早,第五次战役打到这个份上,前线部队早就没了刚入朝时的锐气。
美军李奇微搞的“磁性战术”像块狗皮膏药,白天靠飞机大炮炸,晚上派机械化部队追,志愿军腿再快,也跑不过汽车轮子。
后勤线早被切断,战士们背着空粮袋在山路上转,伤员躺在担架上哼,弹药箱见底的机枪手拿石头砸罐头解馋。
这时候美军动真格的了。
范佛里特带着美骑一师、英联邦师,顺着汉城到铁原的公路三路穿插,坦克特遣队领头,装甲车在后面跟着,炮管子擦着树梢往前推。
他们要抢的就是铁原——志愿军囤粮囤弹的中转站,也是几十万大军往北撤的唯一通道。
彭总在指挥部里盯着地图,铅笔头把“铁原”两个字戳得纸都破了:“告诉前线,谁丢了铁原,谁就是历史罪人!”
参谋们都知道这话的分量,那时候前线流传最广的就是“铁原失守,我军休矣”,不是吓唬人,是真要被人包饺子了。
彭总在指挥部里把电报拍在桌上,声音都哑了:"63军,给我死守铁原15天!"
那会儿63军刚从汉江撤下来,三个师打剩两个师,189师减员最狠,一个团缩成一个营,战士们扛着空枪在山路上晃,饿急了抓把野草塞嘴里。
可美军不管这个,范佛里特把五个师堆在铁原外围,1600多门炮对着山头轰,坦克密密麻麻像乌龟壳一样往前爬,飞机在天上转圈扔凝固汽油弹,炮弹跟不要钱似的往前砸。
这边是两万多饿得眼冒金星的步兵,那边是五万装备到牙齿的机械化部队,63军军长傅崇碧接到命令时,手里的望远镜差点掉地上,他知道这仗打下去,部队可能就打光了。
传统打法是堆人修工事,可咱们哪有工事?63军连铁锹都凑不齐,山头光秃秃的,挖个散兵坑都得用刺刀刨。
美军炮弹跟下雨似的,一个营挤在山坳里,一轮齐射就没了。
189师师长蔡长元拿着地图在地上画,铅笔头戳着丘陵:"集中就是等死,分散才有活头。"
美军懂这个。他们打硬仗有规矩,伤亡率超过三成部队就散架,减员到三分之一直接投降。
可志愿军没这说法。蔡长元把九千人拆成两百多个小股,每个阵地放几个人到一个班,像撒芝麻似的撒在二十公里宽的丘陵上。
这哪是打仗?是拿命填。
阵地没名字,就按山头编号;士兵没退路,炮弹坑当掩体,机枪手连枪栓都拉不动还在往弹匣里塞石子。
上了阵地就别想活着下来,后勤早断了,子弹打一颗少一颗,伤员躺那儿没人抬,只能拿手榴弹给自己留最后一颗。
这战术的要害就是拿命换时间,把人撒出去当钉子,每个阵地都成了磨血肉的石碾子。
士兵趴在弹坑里打光最后一颗子弹,就拿石头砸、刺刀捅,抱着炸药包滚坦克,拖一秒是一秒;师长在山头拿望远镜看,看着自己的兵一个个倒在阵地上,手攥得地图都烂了,也没说一个“撤”字。
无命令不退,这话刻在每个兵心里,各打各的,谁也不指望援兵,打到最后一个人就拉响手榴弹,阵地上插着的枪就是信号——这里还在中国人手里。
丘陵上的阵地没名字,只有编号,一个班守个山包,最多放一个排。
美军炮弹像下雨,山头炸得跟翻耕过似的,土木工事根本撑不住,士兵躲在弹坑里,等炮火一停,敌人步兵就往上冲。
轻武器对坦克,子弹打上去叮当响,机枪手打光子弹,就把枪砸了,抱着炸药包滚进敌群;通信员没了电线,就捆着手榴弹往坦克履带底下钻。
566团1连3排守255.1高地,打光最后一个人时,阵地上只剩断胳膊断腿,美军冲上去才发现尸体堆里还藏着个重伤员,拉响手榴弹跟他们同归于尽。
后面阵地的兵看着前面的山头冒黑烟,机枪声停了就知道人没了,眼泪还没擦干,自己这边的炮弹就来了。
美军一个营攻一个小山包,打一天也拿不下来,伤亡一堆人,等他们好不容易占了山头,志愿军早转移到下一个阵地接着打,就这么拖着,范佛里特的时间表全乱了套。
傅崇碧军长在指挥部里听着电话,每个阵地报上来的伤亡数字都在跳,从“还有5人”到“还有2人”再到“没声音了”,他手里的茶杯凉透了都没喝一口。
美军有美军的规矩,伤亡到三成部队就散架,可志愿军没这说法。
蔡长元把九千人拆成两百多个小股时,战士们没问为什么,只问“阵地编号多少”。
566团一个班长在日记里写:“子弹打光了用石头,石头打光了用牙咬,只要还有一口气,阵地就不能丢。”
他们不是不怕死,是知道身后就是主力,退一步就是万丈悬崖。
没人想当英雄,但命令在手里攥出汗也不能扔,入党申请书在胸口焐得发烫,这就是支撑他们的东西。
不是什么高深理论,就是“跟共产党走”五个字,刻在脑子里,渗到骨血里,让他们在该害怕的时候没害怕,该退缩的时候没退缩。
63军硬是拖满了15天。
等傅崇碧带着残部撤下来,队伍稀稀拉拉凑不齐一个师,可身后几十万主力早就过了铁原,在后头修工事、囤弹药,等美军再想往前冲,咱们的防线早跟铁桶似的。
范佛里特气得摔了望远镜,他五个师打一个快打光的军,15天没拿下二十公里丘陵,炮弹耗了几万吨,兵死了四千多,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志愿军站稳脚跟。
这仗打下来,美军兵看山头都发怵,后来战史写“中国军队用血肉堆出的防线,比钢筋水泥还难啃”。
铁原那两百多个小阵地,每个都插过志愿军的枪,后来成了部队拉练必去的地方,新兵听老兵讲“撒芝麻”战术,都说不敢信,可那些弹坑里的血痂、烧焦的枪托,还在那儿摆着。
再后来部队整编,63军番号没撤,就因为铁原这15天——这仗不光赢了时间,更让全世界看见,中国军队有种打不垮的魂,这种魂,比飞机坦克还管用,往后多少年,一提铁原,当兵的就知道该怎么打仗,怎么做人。
来源:分享人间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