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整劲”?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18:00 1

摘要:整劲历来是无数武术爱好者心向往之的劲力,可不少人苦练数年甚至十数年,依旧对其不明就里,即便请教所谓的名家大师,得到的讲解也多是云里雾里,到了实际练习环节,更是不知从何下手。其实整劲本身并不难,大家训练效率低下,症结无非是不得其法。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方法正确、训

整劲历来是无数武术爱好者心向往之的劲力,可不少人苦练数年甚至十数年,依旧对其不明就里,即便请教所谓的名家大师,得到的讲解也多是云里雾里,到了实际练习环节,更是不知从何下手。其实整劲本身并不难,大家训练效率低下,症结无非是不得其法。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方法正确、训练有序,练出初级阶段的整劲只需一周到一个月 —— 虽说这只是起步,后续仍需深化,但比起那些号称 “得练数年才能摸到初级门槛” 的说法,效率已经天差地别。我敢这么说,是因为我的学生就是这么练出来的;若有人觉得这是吹牛,我也无话可说,一切随缘便好。

不扯虚的,直接上干货。到底什么是整劲?说白了,就是人体各部分协同整合的劲力,也叫结构力,放在现代运动训练学里,就是我们常说的 “动力链”。既然是 “各部分协调整合”,就得先搞明白整合的范围:从整体看,是头、躯干与四肢的统一;从局部拆,躯干要整合胸腔、脊柱与髋部,上肢要整合手、肘、肩,下肢要整合足、膝、胯;再往细了说,手是指、掌心、手腕的配合,脚是趾、脚心、脚跟的协同 —— 要是看着迷糊,参考图 1 就能明白。先分清人体的这些 “部件”,才知道练习时该聚焦哪些部位,每个部位该发挥什么功能,又该如何协调整合这些功能,最终才能摸到整劲的门。

至于怎么练,得有方法、分次第。我教拳时,向来是让学员先学无极桩,再练浑圆桩。看到这儿,估计有朋友要问了:“老师,您怎么不提气、阴阳、五行这些呀?” 嗨!那都是古人的表述方式,咱们都是现代人,换成大家能看懂的话不好吗?

今天先说说无极桩。无极桩的核心,是从纵向上捋顺人体,做到骨正肉顺,练出上下贯通的纵向结构力。人体的结构划分之前已经讲过,这里就不重复了,直接说具体练法。首先是头部:用百会穴轻轻上领,同时下颌微收,带动玉枕穴微微向后靠,颈部肌群要放松,尤其是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这个动作得 “微动”,微到什么程度?只有你自己能察觉动了,没练过的旁观者基本看不出来 —— 要是动作太大,就成了梗脖子,梗久了容易头晕、头疼、脖子疼。要是能按这个要求做到位,那恭喜你,已经掌握了 “虚领顶劲” 的要领。

再看躯干:胸腔前面是胸骨,后面是胸椎,左右连着眼。在头部上领的带动下,放松胸大肌,让胸椎有上下牵拉的感觉,同时两肩微微内合,这时胸前会觉得 “空”,胸椎也有拉伸感,这就是 “含胸拔背”。接着尾闾轻轻上卷,髋骨向上翻起,让腰椎得到拉伸,命门自然向后撑,这便是 “敛臀松腰”。这种发力方式,在现代训练学里叫 “核心带动”。这么一来,两胯的劲力能合住,再加上头部上领、尾闾上卷的作用,胸椎会上下拉伸,头和躯干就能连成一个整体。这里要特别提醒两点:第一,千万别紧张憋气,不然要么胸闷、要么恶心,要么头晕、腰麻,都是练错了;第二,尾闾上卷时,身体依然要保持中正、平正,不能把劲憋死。

最后是下肢:按上面的方法练,两胯的劲会自然合住 —— 注意 “合住” 不是 “憋死”—— 接着会牵动大腿肌群,让原本微屈的膝关节产生被动蹬伸的感觉,从外形看,就像髌骨在轻轻上提。很多人站桩或练拳时膝关节疼,多半是主动蹲起发力,而不是靠核心带动,这就错了。脚的感觉也有讲究:两个脚后跟要像轻轻踩着一张纸,既不能把纸踩破,也不能让风把纸吹跑;要是实在不好理解,就记住前脚掌和脚心用九分力,脚后跟用一分力,这样就对了。

把上面头部、躯干、下肢的要领整合起来,就能形成一个整体的静态整劲 —— 至于具体的整合效果,懒得写太多,直接看图片 2 和图片 3 就能明白。这里要说明的是,这只是静态整劲,不是动态的;想练出动态整劲,还得做其他练习,比如把静桩改成动桩,或者练活步走桩,这些咱们以后再聊。我画画水平有限,大家将就看,别太较真。这篇文章,懂的人自然能看懂门道,不懂的人也请手下留情,别乱喷,口下积德,谢谢大家。

前几天跟大家聊了无极桩的练法,今天咱们接着说浑圆桩。浑圆桩其实是无极桩的升级,简单理解就是在无极桩的基础上,加上手臂的框架结构 —— 具体说就是双臂在胸前抱成圆,同时做到沉肩坠肘。手臂的结构划分,之前讲过 “三节” 的概念,这里就不赘述了,还是直接上干货。

先搞清楚 “沉肩坠肘” 到底是什么意思。可别像有些所谓的名家大师那样,只会说 “放松~放松~肩要向下沉~肘要向下坠”,光说这些没用,倒是讲讲怎么放松、肩怎么沉、肘怎么坠啊?我今天就把这些门道掰开揉碎了,跟大家说清楚。首先要明确,“放松” 和 “松懈” 是两码事:“松懈” 是把所有劲都泄掉、散掉,这里说的是 “懈” 不是 “卸”,要是这么练,人体的框架结构就散了,别说练整劲,连养生的效果都没有,还不如去做广播操、跳广场舞。而 “放松”,是指做动作时该用力的地方用力,不该用力的地方别瞎用力。就像用筷子夹菜,肯定是手指用力,不会手指和脚趾一起使劲,更不会夹个菜浑身都紧绷,练桩也是一个道理。浑圆桩里的 “放松”,具体说就是三角肌、背阔肌、斜方肌这些肌群,只需要起到维持手臂框架的作用就行,要是这些肌群过度用力,就会出现挑肩架肘的问题,那就是练错了。

要是按这个要求做到了,就算是掌握了 “放松” 的要领,也就能做到 “沉肩” 了。要是看到这儿还不明白,我给大家打个比方:把咱们的肱骨当成汽车的档杆,肩胛骨当成变速箱,整个身体当成汽车 —— 不管汽车怎么跑,不管怎么上下左右操作档杆,变速箱是不会跟着档杆乱动的,沉肩的感觉就类似这样,肩胛骨要稳住,不能跟着手臂乱晃。再说说 “坠肘”,可不是字面意思那样把肘往下垂 —— 那样不叫 “坠肘”,叫 “懈肘”,是错的。正确的坠肘,是让肘尖稍微朝向地面,或者完全朝向侧面,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横向的对挣劲,这才是浑圆桩手臂框架该有的结构。

有些朋友按这个要求站浑圆桩,会说 “我胳膊酸、肩酸”,甚至质疑 “这不是挑肩架肘吗?” 我想说,这不是废话吗?真按沉肩坠肘的规矩练,要是人人一上来就能轻松做到,那还练个什么劲?要是懈着练,当然一上来就能 “看似沉肩坠肘”,可那根本不是真东西。完整的浑圆桩,就是在保持无极桩姿势不变的基础上,把双臂环抱抬起,直到双手与胸口平齐,核心要领就是这两篇文章里聊到的 —— 这样练下来,纵向劲和横向劲都能练出来,也就是咱们常说的 “十字劲”。具体的姿势,大家看图片 4 和图片 5 就能明白。

最后想说句实在话:武术这东西,本来就讲究言传身教,光靠文字很难把所有细节说清楚。有些东西我没写,不是不懂、不会,实在是文笔有限,没法完全表达。浑圆桩的内容就先聊到这儿,后面有机会再跟大家分享更多练劲的门道。

来源:美尊网红学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