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场持续约 30 分钟的冲突,成为自 7 月 28 日双方在马来西亚调解下建立和平与安全联盟、达成无条件停火以来,首次爆发的此类武装对抗,让刚刚缓和的边境局势再度蒙上阴影。
编辑:欣阅
当地时间9月27日,泰国和柬埔寨军队在泰国东北部边境地区发生冲突,双方交火并发射手榴弹,这是自双方同意建立和平与安全联盟以来,首次发生此类冲突。
这场持续约 30 分钟的冲突,成为自 7 月 28 日双方在马来西亚调解下建立和平与安全联盟、达成无条件停火以来,首次爆发的此类武装对抗,让刚刚缓和的边境局势再度蒙上阴影。
冲突发生的冲博地区,是泰柬边境长期存在主权争议的 “敏感地带”。这片面积约 20 平方公里的区域,因 1907 年法国殖民时期划定的边界条约描述模糊,自两国独立后便始终处于归属未定的状态,被双方共同列为 “维持现状” 区。
9 月 27 日 12 时许,柬埔寨国防部发言人马莉淑洁达率先发布声明,称泰国军方首先向柬军位于边境线附近的阵地开火,子弹击中了柬军的观察哨棚,柬军出于克制未立即还击,但泰方的射击持续不断,迫使柬军采取防御措施。
泰国军方则给出完全相反的说法。泰国陆军发言人文泰・苏瓦里在社交媒体上回应称,冲突的起因是柬埔寨士兵率先发起 “挑衅性射击”,子弹落在泰军阵地前方约 50 米处。
他特别指出,柬方近期频繁带领东盟临时观察团前往该区域检查,此次行动疑似刻意挑衅,意图诱使泰军开火,再将相关证据提交给观察团,以此指控泰方违反停火协议。
随着更多细节披露,冲突的激烈程度逐渐清晰。泰军第二军区事后通报,交火期间柬方发射了至少 3 枚手榴弹,其中 1 枚落在泰军阵地边缘,造成一处防御工事轻微受损;泰军在还击时使用了自动步枪,并未动用重型武器,截至当日 18 时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
柬埔寨方面虽未提及手榴弹使用情况,但在后续声明中确认柬军有 2 名士兵在防御过程中被流弹擦伤,已被送往后方医疗点救治。当地村民拍摄的视频显示,冲突结束后,边境丛林中升起阵阵青烟,双方士兵均已退回各自防线,但仍保持高度戒备状态。
这场冲突的爆发,打破了两个月来的边境平静。今年 7 月,泰柬边境曾经历持续五天的激烈冲突,造成上百人伤亡,10 万民众被迫疏散,两国关系一度降至冰点。
在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的斡旋下,双方于 7 月 28 日达成 “立刻且无条件” 停火协议,同意建立和平与安全联盟,维持军队部署现状,不再向边境增兵,并禁止一切挑衅行为。
8 月 7 日,两国在吉隆坡进一步签署停火细则,明确由东盟观察团监督停火落实,还约定每两周召开地区边界委员会会议,通过常态化沟通化解分歧。
协议生效后的两个月里,边境贸易逐步恢复,疏散民众陆续返家,局势呈现向好态势。
此次冲突的突然发生,并非毫无预兆,其根源仍是历史遗留的领土争端。泰柬边界线长达 817 公里,共有 17 个官方边境口岸,但由于殖民时期的边界划分问题,多处区域存在主权争议,其中冲博地区与柏威夏寺周边是两大焦点。
柏威夏寺虽在 1962 年被海牙国际法院判归柬埔寨所有,但周边 4.6 平方公里区域的归属至今未明,2008 年该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两国围绕此地的冲突曾多次升级。冲博地区的争议则更为直接,双方均依据殖民时期的不同条约条款主张主权,近年来随着边境资源开发需求上升,管控力度的加强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今年以来,两国边境摩擦已多次上演。5 月 28 日,冲博地区就曾发生短暂交火,造成 1 名柬埔寨士兵死亡,双方虽随后达成克制协议,但矛盾并未根本解决。
6 月间,局势从军事摩擦升级为外交对抗:泰国威胁切断边境供电与互联网,柬埔寨则禁止播放泰国影视剧、关闭边境口岸并暂停进口泰国农产品,洪森甚至宣布六项反制措施,包括接收赴泰劳工回国、武装部队保持高度戒备等。
尽管两国在 6 月 14 日召开时隔 12 年的联合边界委员会会议,但柬方坚持将争议地区提交国际法院裁决,而泰方明确拒绝国际法院的强制管辖权,主张双边对话解决,分歧未能弥合。
9 月 27 日的冲突,正值双方约定的月度边界委员会会议前夕,这一节点选择让局势更显微妙。分析指出,泰国代理总理普坦自 7 月代行职权以来,面临国内政治压力,需在领土问题上展现强硬姿态。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则在巩固执政地位过程中,同样重视边境主权维护。双方在争议区域的常态化巡逻与管控,使得意外摩擦的风险始终存在,而此次冲突的升级,与双方对 “挑衅行为” 的不同界定直接相关。
冲突发生后,国际社会迅速作出反应。马来西亚外交部当天发表声明,对冲突表示 “严重关切”,呼吁双方立即恢复停火,重启对话机制。东盟临时观察团已派员前往冲突地区收集信息,团长表示将在 48 小时内提交初步报告。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强调,希望双方秉持和平解决争端的共识,通过既定对话渠道妥善处理分歧,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对边境民众而言,冲突带来的是新一轮不安。在泰国乌汶府的班塔村,距离冲突区域仅 2 公里,村民们在听到爆炸声后纷纷携带贵重物品前往村内的避难所。
该村村长表示,两个月前的冲突已让村民损失惨重,刚恢复的跨境蔬菜贸易再次中断,“如果停火协议失效,我们的生活又要陷入困境”。柬埔寨一侧的罗摩村,已有近 200 户家庭开始向内陆转移,当地市场上的饮用水价格较前日上涨了 30%。
截至 9 月 28 日上午,泰柬边境未再发生新的交火,但双方的对峙仍在持续。两国军方通过和平与安全联盟建立的紧急热线进行了两轮沟通,均坚持对方先发起挑衅,未能达成共识。
原定9月底召开的边界委员会会议已被紧急提前至10月1日,马来西亚将作为协调方列席。这场停火后的首次冲突,不仅考验着泰柬双方维护和平的诚意,也对东盟的调解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历史经验表明,泰柬边境的领土争议难以一蹴而就解决,但和平与安全联盟的建立曾为问题解决提供了新路径。
此次冲突是否会引发更大规模对抗,取决于双方能否坚守停火共识,将分歧重新拉回对话轨道。
对两国民众而言,持续的和平远比争议领土上的短暂对峙更为重要,这也是对和平与安全联盟价值的最直接考验。
来源:影史奇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