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边洞元,范阳人氏,是个女子。她自幼品性高洁,聪慧机敏,心地仁慈,乐善好施。看到有微小生命处于危急之中,她一定会俯身去救助。在救助过程中,她常常忘记自己的饥渴。
边洞元,范阳人氏,是个女子。她自幼品性高洁,聪慧机敏,心地仁慈,乐善好施。看到有微小生命处于危急之中,她一定会俯身去救助。在救助过程中,她常常忘记自己的饥渴。
每当霜雪交加,天气寒冷,鸟雀饥饿栖息时,她一定会找来米谷等食物去投喂它们。时间久了,鸟雀们看到她就能认出,有的会飞在前面鸣叫引导,有的则在她身后盘旋飞舞相跟随。
边洞元十五岁时,向父母表明自己希望能够入道修行,以绝食来修身养气。父母怜惜她心地仁慈,又很孝顺,没有答应她的请求。
她成年后,却发誓不嫁,要终身侍奉父母,让他们安享晚年。过了几年,父母去世,她因过度哀伤而身体消瘦,几乎到了性命不保的地步。
守孝期满后,她前往范阳郡中的女道观,请求成为一名道士。
边洞元没有兄弟,她心灵手巧,擅长纺织,女道士们都很怜惜她,也很敬重她。她昼夜不停地辛勤纺织。
每次出售纺织品获得收入,她除了购买胡麻、茯苓、人参以及香烛等物品外,还会储存很多五谷之类的粮食。
有人问她,既然已经多年不吃饭,为什么还要储存米麦呢,难道是在漫漫长夜或凌晨时分有饥渴的念头吗?她只是笑笑,并不回答。
然而,她每天早晨都会在后院撒下米谷来喂养禽鸟,在室内也会留些食物给老鼠。多年来一直如此,从未有过懈怠神情。
自边洞元来到道观居住后,整个道观内从事纺织的女道士的居室内,再也没有发生过老鼠损坏物品的情况,人们都传说这是边洞元的阴德惠及万物的应验。
边洞元也喜欢服用丹药,有人送给她丹药、丸散之类,她一定会先在天尊堂中焚香供养,然后才服用。
她常常因为药物的作用而遭受呕吐、腹泻等痛苦,甚至疲惫不堪,但她从来没有怨言和叹息。而一旦病好,她就会像往常一样继续服用。
她的同道们很怜惜她,委婉地劝告她,反复叮嘱开导她,叫她不要服用了。但她坚信不疑,心意坚定,毫不动摇。如果遇到灾荒年份,她会拿出所储存的米麦来救济很多人。
有一天,有个老头背着布囊来到道观卖药,众人便问他卖的是什么药。老头说:“这是大还丹,服用的人可以长生不老,白日飞升成为神仙。”众人听了,都觉得好笑。
这个老头面容黝黑,形容枯槁,走路弯腰驼背,他刚一开口说话,众人就笑着对他说:“既然这大还丹能让人长生不死、白日飞升,你为什么还如此憔悴,却不自己服用以求解脱呢?”
老头说:“我这丹药,刚炼制成功时需要用来帮助他人,积累功德。因为帮助的人还不够多,而求仙的人又极其难得,所以我不能自己服用后就飞升上天。”
众人问:“普天下的人都希望长生不死、延年益寿,人人都有这样的心思,为什么说求仙的人难得呢?”
老头说:“人们虽然都有求道之心,但很多人不能修行;即使能求道又能修行的人,也很难做到精神不懈,长期坚持,不被声色所诱惑,不被名利所迷惑,不被奢华所扰乱,不被是非所牵绊,初心像金石一样坚定,这样的人太少了,百千万人中也难有一个。”
众人又问:“天子尊贵无比,拥有天下的财富,你有金丹,为什么不献给他,让他长生不老呢?”
老头说:“天上的大圣真人、高真上仙以及北斗七元君轮流下凡成为天子,任期结束后就会回归上天,哪里需要借助服用丹药来得道呢?”
众人又问:“既然你都知道,那么现在的天子是哪位仙人呢?”
老头说:“是朱阳太一南宫真人。”
老头与众人的问答,机敏异常,不同常人,他说话流利,让人难以揣测。
不一会儿,狂风暴雨突然袭来,众人相互对视,惊恐万分,于是渐渐散去。
老头问道观中的人:“这里有个喜欢做善事、多年绝食的女道士在哪里?”有人就指着边洞元的院子告诉他。
老头径直走进院子,也不询问,直接来到边洞元面前,说:“我这里有还丹大药,特意远道而来救你,你能服用吗?”
边洞元又惊又喜,连忙请他坐下,询问药需要多少钱。老头说:“价钱不贵,五十万两黄金而已。”
边洞元说:“我多年来一直穷困窘迫,根本没有这么多钱,怎么能得到这药呢?”
老头说:“别担心,你从幼年到现在已经四十年了,三十年来你积聚五谷喂养禽虫,所做的善行无数,从这方面来计算,价值已经不止这个药价。”
所以我们穷人不要说没有钱,你的善行胜过五十万两黄金,善心比金子更宝贵。
说完就打开布囊,里面有二三斗青黑色、像梧桐子那么大的药丸。他让边洞元从药囊中自己拿取,边洞元凭感觉从药囊中取出三丸。
老头说:“服用这丹药后,要更换肠胃、洗净血液,十五天后就可以升天,这是中品的药。”
接着,老头又从衣服下摆里拿出一个像铜钱那么大的盒子,取出一点像桃胶一样的药,还散发桃子的香味。
老头又亲自从井里打水,让边洞元用这“桃胶”送服药丸。看着她服完药,老头高兴地说:“你的至诚之心感动了太上老君,他命令我来召唤你。你已经服用了这两种药,就不用再经历换肠洗血的过程了。你现在就应该到高台楼阁之上,去迎接仙人,与他们相会,不要再住在这污浊的房间里了。七天后你就可以升天,到时候会有天衣、天乐来迎接你。”
不一会儿,大雨停了,而老头也不知去向。
众女道士急忙跑到边洞元的房间,问她是否得到了药。边洞元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地告诉了她们,有的人嘲笑这件事荒诞离奇,有的人感叹她的奇特遭遇,大家都面面相觑,感到十分惊讶。
从此,郡中知道这件事的人,也都纷纷赶来观看。于是边洞元告诉大家:“我不想住在这里了,希望能登上门楼。”
她话音刚落,她已经轻飘飘地飞身到了楼上,尽管门楼之前还是锁着的。
顿时,这里有奇异的香气四处飘散,奇特的云朵弥漫开来,整个郡的人都赶来观看,围得像一堵堵墙一样。
太守、官员以及远近的人们都来向她行礼参拜。边洞元告诉众人:“中元节早上我必定会升天,大家可以来与我告别。”
众人看到她已经能够腾空飞行,再也不怀疑她的话,于是举行斋戒大会。
七月十五日辰时,天空中充满了美妙的音乐,紫云浓郁,环绕着道观的楼阁。众人看到边洞元在音乐的引导和旗帜的簇拥下,向南飞升而去。到了午时,云彩才渐渐散去。
太守和众官员不敢隐瞒,就把这件事详细地奏报给朝廷。
就在当天辰时到巳时之间,唐明皇正在便殿,忽然闻到奇异的香气浓郁扑鼻,紫色的气体充满了宫廷,有四个青童引领着一位女道士来到皇宫。
这女道士看上去十六七岁的样子,她上前说道:“我是幽州女道士边洞元,今天得道升天,特来向陛下辞别。”说完,就缓慢而轻盈地离开了。
唐明皇马上下诏询问有司有无女仙边洞元奏报,而驿骑很快就把幽州的奏函送到了,与边洞元升天的事情相符。
唐明皇就下令将那座道观命名为登仙观,那座楼命名为紫云楼,用来表彰这件神奇的事。
而这一年,皇帝的妹妹玉真公主也请求入道,并献上自己的封邑和实际的俸禄。从此,玄宗皇帝更加热衷于神仙之事,还敕令校书郎王端敬撰写碑文,来记载这件白日飞升成仙的盛事。
出《塘城集仙录》。
又据《广异记》记载:唐朝开元末年,冀州枣强县的女道士边洞元,学道并服用丹药已经四十年,年纪有八十四岁。
忽然有个老人,拿着一碗汤饼,来到边洞元面前说:“我是三山仙人,因为你即将得道,所以来接你。这汤饼是用玉英粉做的,是神仙们珍视的食物,最近得道的人大多服用过。你只管服用,不要怀疑,七天后你必定会羽化升天。”
边洞元服下玉英粉后,老人说:“我现在先回去,你随后就来。”说完就不见了。
第二天,边洞元忽然觉得身体轻盈,牙齿和头发都焕然一新,一时容光焕发,显得非常年轻。
她对弟子们说:“上清仙境召唤我,我不久就要前往了。我很挂念你们,你们能不怨恨吗?要好好修习我传授的道法,不要贪恋人间的俗事,不然就只能在土棺中消散灵魂了。”
到了第七天早晨,弟子们去问候她的起居,却看到道观内紫云浓密聚集,布满了庭院和房屋;又听到空中有几个人说话的声音,于是都不敢进她房间,都停在门外。
不一会儿,她的房门打开,只见边洞元乘着紫云,挺直身体站立在空中,离地面有一百多尺高,与各位弟子和同道们拱手告别。
当时刺史源复以及官吏、百姓等几万人,都远远地瞻仰礼拜,观看这一盛事。
过了一会儿,太阳出来了,紫气化作五彩祥云,边洞元缓缓上升,很久才消失在空中。
来源:文化点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