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强企丨盈浩文创:“党建红”引领产业兴 助力文化企业高质量发展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16:46 1

摘要:导言:为落实服务企业“四通四到”机制,“政企直通车”平台联合福建日报社全媒体传播中心推出“红色引擎·领航发展——2025‘党建强企’系列融媒体报道”。第九期,走进宁德福鼎,探访盈浩文创的“党建强、发展强”特色之路。

导言:为落实服务企业“四通四到”机制,“政企直通车”平台联合福建日报社全媒体传播中心推出“红色引擎·领航发展——2025‘党建强企’系列融媒体报道”。第九期,走进宁德福鼎,探访盈浩文创的“党建强、发展强”特色之路。

在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福建盈浩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秉持“党建强则企业强”理念,将红色基因融入发展血脉。通过构建“双向融合”机制、激活“先锋动能”、厚植“文化沃土”,成功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企业从传统工艺品制造商跃升为全球节日饰品领军企业。2020年以来,公司在复杂环境下实现产值逆势增长,谱写了“党建红”引领“产业兴”的生动篇章。

公司全景图

双向融合:筑牢发展“压舱石”

“党组织是企业最大的人才库,党员是企业最可靠的人才”,这是盈浩文创始终秉持的理念。公司创新建立“双向进入、双向互动、双向培养”机制,实现党建与企业治理同频共振。

班子成员“双向进入”实现决策同心。董事长兼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由副总经理担任,5名党总支委员全部进入公司高管层或人事、生产等关键岗位,确保党的方针政策融入企业战略。在数字文化产业布局、智能化车间改造等重大决策中,党总支提前调研论证,推动企业精准把握发展方向。

党员人才“双向培养”激活内生动力。近年来,公司从技术骨干和一线员工中发展党员12名,将15名技术骨干培养成管理干部。框画车间党员技术骨干潘其炎带领团队完成智能化改造,实现生产数据可视化管理,使生产效率提升40%,成为“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的鲜活案例。

陈振芳党员工作室中党员、技术骨干等参与谈论研发

先锋领航:激活创新“动力源”

在盈浩文创的生产车间,25个党员示范岗的红色标识格外醒目。公司以“书记领办创新工作室”“党员项目攻坚”等为载体,让党员成为科技创新的“领头雁”。

“党员在创新一线的带头作用十分突出,他们敢于开拓新领域,如直播带货、技术革新等,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盈浩文创党总支副书记、副总经理陈振芳表示。党总支书记领办的技术研发中心,聚集20名党员技术骨干,建立“师徒帮带”制度。仅2024年中心获得国家专利30项,著作权711项,专利成果100%转化应用于生产。党员领衔的“高端节庆文创涂装技术”项目,攻克个性化饰品表面处理难题,为“秀外东方”品牌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党员直播室里,“党员主播”彭惠婷的故事广为流传。2020年,她主动请缨带队探索直播新业态,从零起步累计带货1.3亿元,开辟了内销新渠道。目前,党员攻坚小组已扩展到5支,在数字化转型、新材料研发等领域持续突破,推动公司美术著作权增至698项。

党员技术骨干查看产品细节

文化聚力:涵养发展“生态链”

走进盈浩文创的党群活动中心,“妈咪小屋”“暑托班”“职工书屋”等设施暖意融融。公司将红色文化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构建起“留人更留心”的发展生态。

盈浩文创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党群活动中心,落实全员体检、子女入学帮扶等制度,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幸福企业试点单位”。同时开展“向党员学习”活动,通过党员荣誉展览、技能比武等形式,让“爱岗敬业”成为企业风尚。

履行社会责任是党建工作的延伸。盈浩文创在周边八个镇村设立流动车间,帮助2000多名留守老人、残疾人实现家门口就业;设立“盈浩教育基金”,资助师生844人次;累计捐款捐物超1000万元。党员志愿者定期开展社区服务,让“红色基因”融入社会责任实践。“我们希望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回馈社会,同时让员工在奉献中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盈浩文创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周宗佑表示。

从全球圣诞饰品市场的“隐形冠军”,到数字文化产业的探索者,盈浩文创以党建为“红色引擎”,走出了一条“党建强、发展强”的特色之路。周宗佑表示,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党建与产业融合,让红色动能驱动企业在文化出海和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破浪前行。

本文图片由盈浩文创提供

来源:东南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