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十五年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劲霸男装诞生于福建晋江英林镇,从故土村厝中裁剪出第一件茄克起步,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商务休闲男装领域的标杆品牌。在企业成长的历程中,公益慈善之路也同步延伸。创始人洪肇明始终秉持扶贫济困的质朴情怀;至“劲二代”洪忠信,于2015年
四十五年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劲霸男装诞生于福建晋江英林镇,从故土村厝中裁剪出第一件茄克起步,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商务休闲男装领域的标杆品牌。在企业成长的历程中,公益慈善之路也同步延伸。创始人洪肇明始终秉持扶贫济困的质朴情怀;至“劲二代”洪忠信,于2015年联合五位英林企业家共同发起成立“晋江市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并担任理事长,将公益事业推向更广阔的平台;如今,作为“劲三代”的劲霸男装CEO兼创意总监洪锽淮,则致力于可持续时尚的探索与实践,延续着家族的责任与担当。
劲霸男装董事长洪忠信(左)、创始人洪肇明(中)、CEO兼创意总监洪锽淮(右),三代人接续慈善传统
近日,洪锽淮受邀出席由《公益时报》社主办的“2025中国公益时刻——企业家/企业捐赠趋势报告”发布会。在活动现场,他分享了企业全资捐建家乡小学、助力乡村振兴的公益实践。期间,洪锽淮接受了《公益时报》专访。
他谈道,自己的公益之路始于幼时随祖父参与的敬老活动,之后深入参与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的项目,后来基于专长发起“盒止美术馆”探索美育实践。他认为公益不仅是资金的投入,可持续性更源于躬身入局的实践,长期主义尤为重要。他秉持“接班就是创业,传承就是创新”理念,认为稳定的内核与乐观豁达的闽商精神,是企业面对未来、行稳致远的关键力量。
劲霸男装CEO兼创意总监 洪锽淮
➤对话洪锽淮
公益时报:家庭无疑是您公益路上最深刻的启蒙。回顾来看,早期教育是如何塑造您今天对公益慈善的理解的?
洪锽淮:我的家乡英林镇隶属于晋江市,是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的侨乡,我的爷爷非常关心家乡村里的老人。我记得每年春节他都会拉着还在读中学的我,挨家挨户给老人发红包,并叮嘱我要走近、了解老人们的生活;父亲则鼓励我去参与“一对一”形式的捐助活动。家庭对于慈善教育和传承十分看重,父亲后来发起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也正是这些理念的延续。
除了刚刚说的一些家族情感、乡土情怀之外,发起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还有强镇兴村的使命。基金会围绕教育、慈善、强村、敬老、生态等领域实施了一批公益项目,我们凝聚了海内外华侨乡贤的资源,大家一起去奉献爱的力量,持续做下去。我认为这是企业对一个城镇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和战略眼光,或者说是一份责任。这几年我也参与或主导了基金会一些项目从发起到执行再到落地的工作,每一步都让我有很深的收获和体感——公益不仅是资金的投入,更需要躬身实践。
公益时报:我们注意到“英林心·心商店”的模式创新,作为基金会的创新项目,它探索了一种怎样的公益路径?
洪锽淮:“英林心·心商店”是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实现自我造血与服务的平台,它希望打破传统单向捐赠的形式,帮助公益机构实现自我造血能力。我们导入了社会企业的创业机制,经营所得利润全部用于开展公益慈善项目,从2016年正式开业到现在,也有了600多万元的收入。
这是一种融合公益、商业、创业和乡村振兴的模式:一方面它希望能为当地乡里乡亲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服务,另一方面也定位为一个创业平台,让那些热心公益的人在这里能获得基本收入,维持生计。因为很多投身公益的人同样面临生活压力,如果仅仅“靠爱发电”,想要长期坚持是很困难的。实践下来,我们发现虽然“心商店”跟最初构想有一定差距,但它非常具备在公益模式创新的路上实践和探索的价值。
2025年8月底,劲霸集团近4亿元全资捐建英林中心小学新校区正式交接
公益时报:对您这一代年轻企业家而言,践行公益最重要的是什么?
洪锽淮:我觉得我不能代表这一代人。其实年轻一辈应该用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去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先去实践再说。公益也可以很个性化的。
这几年,我去过敦煌市黄渠中学参与“天堂电影院公益共建计划”项目;也参与了一些青少年美育相关的活动,比如我在家乡晋江发起建设了“盒止美术馆”。创办初衷是希望让外界看到晋江不仅有商业活力,也有文化底蕴,四年来我们一共举办了19场展览,让我比较骄傲的是我们始终坚持免费开放。当地很多家庭周末都会来,美术馆对当地儿童青少年的美育启发、艺术眼界的开阔有是有促进作用的。能为晋江的城市名片加上文化标签、出一份力,我觉得挺有价值的。我希望美术馆能和大家成为好朋友,目前在展的我的个人创作展“亲爱的小H·亲爱的生活”累计收到了1300多张留言,有的是文字、有的是图画。很多人表示,在面对现实压力时通过展览重拾了力量,收获了治愈,这让我坚定了对艺术和美育的坚持。
其实我还有一个小小的“私心”,就像小时候爷爷、父亲带我做公益,建立起对家乡、对亲缘的纽带一样,因为我和孩子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上海,所以做美术馆时也会带着孩子参与策展,其实是想告诉他,我们和家乡的联结在哪里。
公益时报:做美术馆有哪些收获?
洪锽淮:我觉得做美术馆关键不在于投入了多少钱,而在于能不能做得足够久。因为做得久才能吸引更多人、影响更多人。
我想美术馆肯定会坚持做下去。
作为盒止美术馆(公益美术馆)馆长,洪锽淮正在导览他的个展“亲爱的小H·亲爱的生活”
公益时报:当前服装纺织行业要实现“双碳”目标,在您看来,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洪锽淮: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纺织服装行业的供应链极度复杂和分散。从上游的原料种植,到加工、印染、制造,再到成衣、零售,甚至库存回收,整个链条非常长,完整度也很高。正因如此,也带来了管理难度——各个环节之间的标准不太统一,整个行业在减排方面的整体进度还是比较缓慢。
第二,现在有两种思路:一种是生产完之后再减排,另一种是从一开始就使用环保再生、可持续的原材料。目前,新兴技术在不断攻克相关难题,但只有少数有意识的头部企业在尝试,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运用。
第三,我觉得挑战还源于能源结构的现状。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上的集体行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单靠一个行业是做不到的,最终要靠大的战略布局和长期政策来推动,比如推广新能源汽车就是一个很明确的信号。说个题外话,我之前参加全球气候论坛,后来和很多人交流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西方国家讲得比较多,中国人也许不太善于表达,但该做的事情一样没落下。当然,早期作为世界工厂,我们的环境代价确实比较大,但这些年从国家到行业都在努力规范,整体是在不断进步的。
此外,服装最终是面向消费者的。现在大家的环保意识很高,但真正愿意为此买单的人还是有限。这或许也因为市场上真正好的可持续选择还不够多,还没形成足够的规模和吸引力。
所以我个人认为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真正相信、愿意推动、有资源推动,并且能持续影响的力量可能还不够——我们需要更多类似于这样的企业家/企业捐赠趋势发布活动,去持续发声、倡导和资源整合,让一批有识之士先行动起来,让更多人因为看见而相信,逐渐形成更大的推动力量。共识的建立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也正因为难,才更需要我们坚持做下去。
公益时报:在推进双碳过程中,劲霸做了哪有价值的尝试?
洪锽淮:作为服装企业,我们将公益和可持续理念纳入战略高度的同时融入产品开发,也带动了不少上游伙伴共同投入。比如我们使用的零碳天丝环保纱线,就是一位合作方在认同理念后,主动投入研发并推动工厂ESG改造的成果。为此,我们在供应商大会上对他们进行了奖励,希望用实打实的行动,让更多人看到可持续的价值。我们还以品牌方的身份,邀请在可持续领域的专家为合作伙伴分享——就像刚才提到“共识”问题,听完专家分享,我们再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收获去交流,这样说服力更强。
另外劲霸每年还会推出环保胶囊系列产品,关键在于坚持——持续去做,让市场看到品牌的长期决心,影响力自然会积累。
现在我看到大家都在朝这个方向尝试和实践:至少在福建,鞋服企业对ESG的投入明显提升,上市公司的ESG报告也越来越规范,涵盖环境、员工、社会责任等多方面。
我觉得推动社会价值,不要指望一上来就“做得很大”,然后看到投产比不高就放弃;也不能过于理想化,盲目投入、压垮团队。更合理的做法是控制投入、长期规划,社会价值是积累出来的。
公益时报:因此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上,您笃信“坚持”和“长期主义”。
洪锽淮:对。现在的消费趋势越来越关注情绪、关注内在感受、注重“悦己”,我认为可持续和公益的方向,符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底层逻辑,大家本质上是向善、向上的。坚持可持续、坚持公益,往往到最后是自己收获更多。
携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四省乡村学校援建10间希望工程 • 劲霸美育教室
公益时报:当代企业社会价值的评判标准(相较上一代企业)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怎样的时代需求?
洪锽淮:我觉得企业其实是社会的一个器官,以前大家可能主要关注“肝脏”这类核心器官,但现在发现,“牙齿”也很重要——认为每一个环节都应发挥其独特价值,这在我看来是一个重要的转变。
过去的评价标准往往更侧重经济效益,把利润规模等经济指标作为影响企业排名和行业秩序的重要依据。近两年我们发现,经济效益,其过去那种遥遥领先、占比极高的权重正在变化,人们开始更全面地看待企业的社会价值与发展潜力,看到那些“小而美”“小而精”“专精特新”的企业去创造多元的社会价值。
此外,过去很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往往是出于发展过程中的某种被动考量;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主动参与、主动担当、主动创新、主动投入。这种变化背后,其实是一种理念的转变:过去我们可能倾向于“攒一波大的”,追求单次活动的影响力;而现在更看重的是否能持续行动,是否将善意融入日常经营,让社会责任成为企业长期关注的一部分。越来越多企业正选择坚持去做,这一点让我感受颇深。
公益时报: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接班”“创业”“传承”和“创新”的理解。
洪锽淮:有句话我已经讲了很多年,“接班就是创业,传承就是创新”。说到底,选择接班是为了在现有基础上创造更大的价值,而要创造更大的价值,就必须始终保持创业精神。
第二,我相信所有有价值的创新、伟大的创新,都应当尊重历史、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不是仅凭情怀盲目行动,或异想天开地做浪费资源的尝试。企业要活下去、活得久,资源永远是有限的,所以创新既要不断尝试,不能停滞,也要有所克制。因此,我认为传承是为了创新而传承。否则,其实大可不用选择接班,另起炉灶也行。
作为接班的一代,我们面对的质疑、压力、挑战都非常大,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强大需要拥有稳定的内在架构。比如多去做那些有社会价值、能获得正反馈的事,比如投身公益、推进一些小而新的项目;同时,也要有对长期主义的理解、思考与实践,从而达成自洽,让内心更稳定。这些都是在我接班、传承与创新过程中一些体会。在接班中创业、在传承中开新花,无论如何,一份长期主义的心力非常重要。
在产品创新上,不单单跟随国际流行趋势,也要有自身的坚持和特色,逐步结合自身基因与市场变化去完善品牌的架构体系。
从我们做的事情上来看,站在“文化传播”的角度,我们逐渐在“点状”的尝试中坚持了下来——例如推出融入文化元素的产品系列,或举办以东方美学为内核的走秀。一开始大家可能会觉得消费市场对于“文化”的需求并不高,但后来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逐渐沉淀出一套内部称为“劲式东方美学”的体系,正在把品牌从大家认知中的“成熟男装”赋予更多时代精神。劲霸品牌做了45年,每个阶段的发展其实都是随着时代、消费行为与趋势的变化而调整的。面向未来,一个品牌要想走得更远,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体系,要有自己的“世界观”,并表达在产品上和能够触达消费者的每一个环节中。
来源:公益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