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5日,镇江发布了《镇江市南朝陵墓石刻保护条例(草案)》,8月28日,南京发布了《南京市南朝陵墓石刻保护条例(草案)》,在两个草案的第七条“区域协同”一款中,明确提到要联合推动南朝石刻申遗。
梁文帝萧顺之神道
销声匿迹5年后,丹阳南朝陵墓石刻申遗的事有眉目了。近日南京、镇江两地人大在立法层面协同合作,要一起推动南朝陵墓石刻联合申遗。
8月25日,镇江发布了《镇江市南朝陵墓石刻保护条例(草案)》,8月28日,南京发布了《南京市南朝陵墓石刻保护条例(草案)》,在两个草案的第七条“区域协同”一款中,明确提到要联合推动南朝石刻申遗。
南京、镇江(丹阳、句容)有29处南朝陵墓石刻,其中,南京17处,镇江12处。宁镇组团出击,这个城市能量级比丹阳单枪匹马出击,更加有力。下面,我们来细看两个草案相关条例具体怎么说的。
第一,区域协同,联合申遗
梁文帝萧顺之陵前石刻
镇江保护条例第七条规定:市人民政府应当与南京市人民政府加强南朝陵墓石刻保护协同、资源整合、价值挖掘、制度衔接、工作协作等方面的沟通与合作,推动南朝陵墓石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工作。
南京保护条例则提出要“建立南朝陵墓石刻区域协作机制”,来推动南朝陵墓石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工作。
早在2020年7月,丹阳就提出要推动南朝陵墓石刻申遗,做了前期方案后,就再没见下文了。
当时,舆论层面就提出,要拉上南京一起申遗。这次南京、镇江两地立法共同申遗,与舆论场的期待吻合了,大快人心。有了两地政府的推动,相信丹阳的南朝石刻申遗成功应该是大概率的事。
并且,国家层面也对南朝陵墓石刻很重视。2021年,2021年,南朝陵墓石刻入选了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名录,成为江苏省首个国家级大遗址保护项目。
第二、建设齐梁博物馆、南朝帝陵及石刻考古遗址公园
齐景帝萧道生陵前石刻
镇江版保护条例中还提到,鼓励建设齐梁博物馆、南朝帝陵及石刻考古遗址公园,这是比较新鲜的提法,也是比较大的构想。
实际上,这些年,丹阳在齐梁文化相关文旅项目建设上是下了血本的,构想也比较大。但实际运作并不成功,这里面原因比较复杂,在本文中就不展开了。
2009年11月,丹阳启动了江苏文化科技产业园(中华齐梁文化旅游区)项目建设,规划占地面积约66平方公里,总投资33亿元,提出依托南朝陵墓石刻、白龙寺、皇业寺等历史遗迹,打造天地石刻园、凤凰湖文博园区、长溪谷养生社区、水晶山体育公园、萧梁河民俗旅游区等项目,目标建成国家5A级景区与全国一流文化旅游示范区。
其中,最有名的项目就是天地石刻园,投资上亿,不过最后烂尾了,这对丹阳是一个比较大的打击。其它项目也大多没有落地。
2023年,丹阳又依托黄连山森林步道项目建设,投资3000万,打造了黄连山齐梁文化森林公园。成功与否,还不好说,有待观察。目前,丹阳正在上马黄连山二期工程,把黄连山一期步道与水晶山旅游区步道连接起来。
在民间,丹阳各界社会人士也在以自己的方式为齐梁文化的发展添砖加瓦。丹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了齐梁文化分会,办公室设立在黄连山齐梁文化森林公园内。齐梁文化分会通过整合全国高校相关学术及专家资源,打造丹阳齐梁文化论坛和新媒体传播平台,扩大社会影响力;丹阳贤乡虞瑞泰在丹阳海会寺设立了梁武帝史迹馆,为齐梁文化的传播助力。
相较于官方的大手笔投入,民间力量有限,但日拱一卒,也终将涓滴成河,汇聚成一股较强的力量。
镇江保护条例提出,要建齐梁博物馆、南朝帝陵及石刻考古遗址公园,又是大投入的项目,对丹阳齐梁文化的发展又是一个能量级的提升,利好丹阳城市建设。
关于建设资金,我觉得不用瞎担心,如果申遗能够成功,资金应该不成问题。我们期待南京、镇江联手能够早日推动南朝陵墓石刻申遗成功。
来源:丹阳齐梁文化研究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