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6件作品获大奖!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15:36 1

摘要:本届大赛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环球网联合主办,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等单位支持。主题为“共建美好,共启未来”,共征集到全球1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部作品。经三轮严苛遴选,最终161部作品获奖。大赛作品全球总播放量累计突破17亿,其中海外播放量达2亿。

9月28日

第七届“一带一路”百国印记短视频大赛

颁奖仪式暨创作者大会

在广州举办

本届大赛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环球网联合主办,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等单位支持。主题为“共建美好,共启未来”,共征集到全球1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部作品。经三轮严苛遴选,最终161部作品获奖。大赛作品全球总播放量累计突破17亿,其中海外播放量达2亿。

中国石油共有6件作品获奖

同时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跟小编一起看看

都有哪些作品获奖~

文明交融奖

最美共建者奖

优秀作品奖

优秀组织单位

来看看我们的获奖作品

具体内容吧

↓↓↓

文明交融奖:《为了遇见》

在中东的沙漠与海湾之间,她遇见了不一样的自己。阿联酋姑娘Wadha是中国石油管道局的员工。三年里,她见证了中阿团队跨越语言与文化,以智慧和信任化解一道道难题。这份携手同行的感动,凝结为诗歌《遇见》,诉说“一带一路”上跨越山海的深情与共鸣。

最美共建者奖:《油井大管家——阿吉》

在中国石油乍得公司,有这样一位“油井大管家”——阿吉。他是协调调度的骨干、技术培训的能手,也是团队合作的“主心骨”。10年间,他从普通操作工成长为管理中坚。在这片近3000平方公里的地方,80余个井场正常生产运行、德罗无人值守数字化油田运行监督、第三方承包商管理、员工技能培训……阿吉既是现场的“调度中枢”,也是技术的“百事通”,还是团队的“老大哥”,他既作管理者也是分享者。

优秀作品奖

《穿越东非

——记录中国石油管道局的生态足迹》

在东非大地上,一条全长1539公里的能源线——东非原油输送管道项目,连接着乌干达和坦桑尼亚。项目中有一些特殊的岗位,环境员James和水质检测员王建正通过自己的工作,讲述着管道局在这片土地上留下和谐共生的生态足迹。

《米拉的中国舞步》

米拉,翩翩起舞的哈萨克斯坦女孩,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中国迷”。她用汗水和毅力浇灌着舞蹈的梦想之花,也啃下了中文语言,深深痴迷上中华文化。她远赴兰州大学深造,加入中国石油十数载,成为推进中哈油气合作的使者。与舞蹈为伴,以中文为媒,米拉将继续谱写中哈友谊的生动注脚。

《遇见·走进·感受中国石油

——零距离打卡中国石油》

5月21日至26日,来自阿曼、哈萨克斯坦等6个国家的6名“打卡官”,开启了一场跨越1.3万公里的“零距离打卡中国石油”之旅。打卡团队先后走进物探展览馆、三维地震勘探现场、西气东输第一站等地,沉浸式遇见,走进、感受中国石油。一起来看看吧!

《乍得老友记“好声音”巴度》

曾在中国留学,掌握多种语言,乍得公司的巴度将足球与中国文化融入工作生活中。他与大家一起工作、健身、踢足球,交流学习中国书法和中国茶艺,更加了解中国文化,让跨文化融合自然发生,展现了企业在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方面的努力,让中乍文化交流更具温度。

近年来,中国石油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把打造的标志性能源合作项目作为国际传播的素材,精心梳理提炼形成“E—Light(能源之光)”国际传播品牌;建成5个平台、11个账号、3种语言,贯通集团上下、与集团外部联动的海外社交媒体矩阵,粉丝量超过521万;年均组织中外员工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超过400场,增强了属地员工对中国优秀文化和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的了解、认知;常态化与当地媒体、智库、高校等联合开展公益事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等,助力当地社会进步、民生改善,践行绿色发展、安全环保,推进数智赋能、科技创新等案例有效地展示了中国石油“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国际合作理念,以石油故事讲述了中国故事,以石油声音传播了中国声音,深化了当地民众对全球发展、全球安全、全球文明、全球治理倡议的理解和认同,增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

来源:中国石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