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暖 | 早防早治,做好“记忆的守望者”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9 15:14 1

摘要:“阿尔兹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它就像大脑里的橡皮擦,在一点点慢慢地擦掉患者的记忆与生活能力,使其逐渐失智失能。9月21日是第32个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日,当天清晨,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门诊大厅的灯比平时亮得更早,电子屏幕上循环闪动着一行字——“早防早治,守护认

“阿尔兹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它就像大脑里的橡皮擦,在一点点慢慢地擦掉患者的记忆与生活能力,使其逐渐失智失能。9月21日是第32个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日,当天清晨,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门诊大厅的灯比平时亮得更早,电子屏幕上循环闪动着一行字——“早防早治,守护认知,关爱父母,记得常回家看看”。

这一行字,成为了今天所有故事的起点。

“医生,我母亲最近总是忘事,是正常的衰老还是阿尔兹海默病的征兆?”“护士,我父亲确诊后,我们该怎么照顾他注意什么?”医护们耐心倾听每一位市民的困惑,针对早期症状,如记忆力减退、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精神行为异常等问题,详细地进行了介绍;并对如何照顾早期、中期、晚期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进行了“一对一”的详细解答。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阿尔兹海默病的早期预警信号、科学诊断方法以及前沿的治疗方案,为焦虑的家属们拨开了迷雾,指明了方向,让“早防早治”的理念深入人心。

“大姐,您先别急着走,把这一页折纸拿回去,回家给家里人也看看。”王翠主任站在展板前面,系统性地介绍了阿尔兹海默病的早期预警信号、危险因素和预防策略,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医护人员们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免费发放科普手册,并热情地讲解日常保健知识。“一直想找专家看看,但号太难挂了。今天不仅免费,专家还讲得这么仔细,真是太感谢了!” 一位替父母前来咨询的市民张先生感慨道。

神经内科学科主任王翠表示:“我们举办这次活动,不只是为了看病,更重要的是传递一种‘防大于治’的理念。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能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认知健康观念,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和误解,用实际行动守护每一位老人和每一个家庭的幸福。”

活动现场,义诊专家团队为咨询市民进行了认知障碍量表筛查和评估,为市民免费提供测量血压、血糖测定、心肺听诊等,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特别提醒高危人群重视定期体检的重要性。活动吸引了广大百姓踊跃参与,专家们耐心倾听居民问题,细致讲解阿尔兹海默病的预防与日常管理知识,整个义诊现场温馨而有序地进行,累计惠及百余名患者及家属。

阿尔兹海默病介绍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起病隐匿、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老年痴呆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痴呆病例的60%–70%。阿尔兹海默病并非“正常衰老”,而是一种可防、可测、将可逆转的疾病,对于患者和家庭而言,早期诊断、综合管理和获得支持至关重要。

一、阿尔兹海默病的病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1. 早期(轻度)

记忆障碍:最早、最典型的早期症状。尤其是近期记忆减退,例如忘记刚说过的话、重复提问同一个问题、忘记重要约会或事件。

执行功能下降:难以处理复杂的任务,如管理财务、规划日程、学习新东西。

找词困难:对话中可能停顿,想不起常用词汇。

时间和地点定向障碍:有时会搞不清日期、季节或熟悉的路。

判断力下降:决策变得困难。

情绪和性格改变:可能变得冷漠、焦虑、易怒或沮丧。

2. 中期(中度)

记忆丧失加剧:忘记个人经历、家庭地址、电话号码,可能认不出朋友和家人。认知功能严重受损:逻辑混乱,无法进行抽象思维。

语言问题: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显著下降。

执行功能丧失:穿衣、个人卫生等日常活动需要帮助。

行为和精神症状:可能出现游走、多疑、妄想、幻觉、冲动行为等。

睡眠模式改变:白天睡觉,晚上烦躁不安(称为“日落综合征”)。

3. 晚期(重度)

完全依赖他人:失去对环境做出反应、进行对话或控制行动的能力。

身体功能丧失:最终无法行走、坐立甚至吞咽。

沟通困难:无法说出完整的句子,最终可能完全无法说话。

二、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因素:年龄、家族史、APOE ε4基因、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肥胖、吸烟、抑郁、社交孤立、听力下降等。

三、虽然不能完全预防阿尔兹海默病,但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助于降低风险或延迟发病,建议可立即执行的5件事:

控制血压:目标值≤130/80 mmHg;

规律运动,建议每周≥150 min中等强度运动,清淡饮食;

健脑活动,保持社交和智力活动,定期参加社区活动,多与人交往,持续学习新事物增加交流、玩乐器、下棋、都可以使得阿尔兹海默病风险下降;

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