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神兽归笼,家长们在督促孩子学习的同时,也别忽视孩子的饮食健康、卫生习惯。要知道,秋季是腹泻即将进入的高发期,学校、幼儿园等场所人员密集,应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出现病毒传播。
神兽归笼,家长们在督促孩子学习的同时,也别忽视孩子的饮食健康、卫生习惯。要知道,秋季是腹泻即将进入的高发期,学校、幼儿园等场所人员密集,应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出现病毒传播。
认识“秋季腹泻”
不只是拉肚子那么简单
秋季腹泻,是高发于秋冬季的病毒性感染性腹泻,其主要元凶是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腹泻的易感人群以6月龄至2岁的婴幼儿为主;易在婴幼儿聚集场所如幼儿园、托儿所暴发流行;流行季节为9月至次年2月,发病高峰为10月至12月;临床主要症状是腹泻、呕吐、发热,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样。腹泻和呕吐次数多了,会流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容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此外,诺如病毒腹泻也是秋季高发的腹泻病,具有传染性强、潜伏期短、症状急、自限性等特点;人群普遍易感;在人群密集场所(如学校、养老院、托幼机构、集体单位、游轮等)易引发暴发疫情;流行季节为9月至次年3月,特别是秋冬季疫情较多,症状同轮状病毒类似,儿童更易出现呕吐,家长和老师们要提高警惕。
“病从口入”是主要感染途径
粪-口传播:病毒通过感染者的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玩具或日常生活用品,其他孩子接触后,通过手将病毒带入嘴里。
气溶胶传播:患者呕吐或腹泻时产生的飞沫也能传播病毒。
洗手!洗手!洗手!
集体环境中,做好预防是关键
洗手是做好预防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教会孩子“七步洗手法”,尤其是餐前便后、外出回家、接触公共物品后、玩耍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认真洗手,在很大程度上能预防腹泻传播。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
可抵御多种疾病发生
饮食卫生:教育孩子不喝生水,水果和蔬菜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洗,不吃生冷、不洁的食物。不与他人共用水杯和餐具。
个人卫生:叮嘱孩子不要咬手指、啃玩具。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
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充足睡眠:开学后要帮助孩子调整作息,确保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适当锻炼: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万一中招,如何护理?
若出现症状,请保持镇定,科学护理:
居家隔离:让孩子在家休息,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后再返校。被粪便、呕吐物污染的物品用含氯消毒剂消毒。
预防脱水:腹泻和呕吐会流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容易导致脱水。可适量饮用口服补液盐,不要只喝白开水或纯净水,它们无法补充丢失的电解质。
及时就医: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给孩子使用抗生素,因为秋季腹泻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无效。
合理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高糖、高脂和辛辣食物,以免加重腹泻。
必要时接种疫苗:目前针对轮状病毒已有口服疫苗,属于二类(自费)疫苗。家长可咨询当地疾控中心或接种门诊,根据建议为孩子接种,从而有效预防轮状病毒肠胃炎。
/健康科普
来源:莒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