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士转身:万良渝挂帅,与华为共拓智能越野新边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9 15:07 1

摘要: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浪潮的席卷下,中国汽车产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格局重塑。东风集团旗下的猛士科技,凭借其独特的军工基因与前瞻性的科技布局,正重新书写“硬派越野”的定义,完成从传统军工血脉向“科技越野”新物种的战略跃迁。

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浪潮的席卷下,中国汽车产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格局重塑。东风集团旗下的猛士科技,凭借其独特的军工基因与前瞻性的科技布局,正重新书写“硬派越野”的定义,完成从传统军工血脉向“科技越野”新物种的战略跃迁。

核心人事落定:万良渝执掌,开启猛士2.0时代

近期,品牌初创核心成员万良渝正式升任 CEO,接替调任东风本田的曹东杰。这位重庆大学车辆工程系科班出身的高管,自 2022 年猛士科技组建之初便深度参与品牌建设,其主导的猛士工业园区仅用 231 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创造了新能源车企建厂的 “东风速度”。

此次晋升并非简单的人事更替:作为全程参与猛士从 0 到 1 突破的 “老兵”,万良渝既懂技术研发(曾任东风技术中心总工程师),又通供应链管理(历任东风乘用车采购部长),更兼市场营销经验(此前兼任 CMO),其全面能力恰契合猛士从 “产品落地” 向 “生态扩张” 转型的核心需求。​

履新首日,万良渝在微博发布 “将赴华为拜访学习” 的消息,并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靳玉志,这一动作被解读为猛士科技战略重心的明确信号:智能化将成为下一阶段的核心突破口。

华为绑定:从技术采购到 “治理共建” 的进化

万良渝履新首站直奔华为总部的选择,无疑向外界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猛士科技将在智能网联领域加大投入,寻求与科技巨头的深度合作。此次拜访不仅加深了双方的了解,更为后续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早在 2024 年 2 月,正是万良渝代表猛士科技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而 2025 年 4 月联合推出的猛士 M817,已成为双方技术融合的标杆作品。从定价策略看,31.99万—36.99万元的区间,精准卡位中高端智能越野市场,既与坦克、方程豹等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又以“华为生态”为支点,吸引科技用户与户外爱好者的双重青睐。上市首月即跻身 30 万元以上 SUV 销量榜单也印证了 “越野基因 + 智能技术” 组合的市场号召力。​

而且猛士与华为的合作早已超越传统 “技术采购” 模式。M817 搭载的华为乾昆智驾 ADS 4,是华为智驾技术首次落地硬派越野市场,其针对非铺装路面的场景优化,能实现交叉轴、炮弹坑等复杂路况的自动脱困;鸿蒙座舱 5 与鲸鳍通信技术的植入,则让越野过程中的导航、车机交互体验向城市智能车看齐。更关键的突破在于合作深度的升级:华为正将 IPD(集成产品开发)、IPMS(集成产品营销与销售)等核心管理体系导入猛士,从产品定义、研发流程到市场反馈形成全链条协同。​

“猛士的军标级越野体魄,加上华为的智能大脑,实现了 1+1>2 的效应。” 万良渝在上海车展的表态,揭示了合作的本质 —— 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通过 “越野场景智能化” 重构细分市场规则。这种 “HI Plus” 模式既区别于华为智选的深度介入,又超越传统 HI 模式的技术输出,成为车企与科技公司合作的新范式。

成立新合资公司:拓展产业版图

除了在产品和技术层面的不断创新外,猛士科技还在产业布局上迈出了新的步伐。近日,东风集团股份发布公告称,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襄阳控股及襄高投资订立投资协议,将通过出资方式成立合资公司,新公司注册资本高达84.7亿元,主要从事智能越野车辆的制造与销售。

从合资公司的出资结构来看,东风集团股份以无形资产使用权的形式出资35.5亿元,包括车辆制备专有技术资产组的许可使用权,以及猛士系列的商标权;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则以实物形式出资9.2亿元;襄阳两家国资企业——襄阳控股及襄高投资则分别以现金方式出资28.8亿元及11.2亿元,合计现金注资40亿元,占股47.2%。这种“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产业协同”的新型合作模式,为猛士品牌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

此次成立新合资公司,意味着猛士品牌将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开辟新的产品线和发展路径。根据行业观察人士分析,新合资公司(襄阳猛士)与现有的猛士汽车科技公司(武汉猛士)将形成差异化布局:武汉猛士继续生产硬派越野车,面向豪华市场;襄阳猛士的产品则会偏向于轻越野,定价也更加亲民。这种双线并举的战略,将使猛士品牌覆盖更广泛的市场需求,实现从小众硬派越野向主流轻越野市场的拓展。

结语

当前,硬派越野市场正经历 “电动化 + 智能化” 的双重变革,传统品牌转型迟缓,而新势力品牌缺乏越野基因。猛士凭借 “东风军工底蕴 + 华为智能技术 + 襄阳资金支持” 的三角支撑,有望在这一蓝海市场占据先发优势。正如万良渝在经销商公开信中所言:“猛士的目标不是做另一个越野车品牌,而是成为智能越野全场景解决方案提供商。”​

从 231 天建成工厂,到 M817 的市场突围,再到 84 亿合资公司的落子,猛士科技的每一步都踩准了行业变革的节奏。这位 “拼命三郎” 带领的团队,正试图用 “越野 + 智能” 的组合拳,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撕开一道新的口子。

来源:蜀锦传媒集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