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5日下午,由大众财经智库平台、《经济导报》社主办,山东省品牌建设促进会、济南市社会公共安全防范协会协办,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的大众财经汇客厅“主流媒体赋能品牌运营”圆桌对话活动在济南举办。
在信息爆炸的数字洪流中,“酒香也怕巷子深”成为企业品牌建设的普遍困境。
9月25日下午,由大众财经智库平台、《经济导报》社主办,山东省品牌建设促进会、济南市社会公共安全防范协会协办,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的大众财经汇客厅“主流媒体赋能品牌运营”圆桌对话活动在济南举办。
对话活动聚焦“主流媒体赋能品牌运营”主题,汇聚学界专家、企业代表与媒体精英智慧,共探数智时代媒企协同共生的实践之道。
主流媒体是“确定性力量”
大众财经智库专家周忠高率先致辞,拉开了活动的帷幕。“在数字经济时代,技术拓宽传播渠道的同时也加剧了品牌‘破圈’难度。如何突破传播瓶颈实现品牌价值可持续增长,已成为企业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而主流媒体的权威性与公信力,正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密钥。”
山东大学品牌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王德胜在《品牌演变形态与传播逻辑》的主题分享中表示:“当信息真假难辨时,主流媒体历经考验的公信力是品牌最坚固的护城河。”
王德胜以“BANI时代”(易崩塌、焦虑感、非线性、不可知)为背景,强调品牌已从1.0时代的“品质符号”演进至5.0时代的“人生顾问”,贯穿始终的核心是信任关系的构建。
这一观点在济南市社会公共安全防范协会的实践中得到印证,该协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杨中海坦言,安防行业长期面临“技术强、认知弱”的窘境,正是通过与《经济导报》的深度合作推出了《人工智能推动产业变革》等专题报道,才让行业从“专业圈”走向公众视野,实现品牌认知破冰。
作为推动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科大讯飞坚持“平台+赛道”的发展战略,基于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持续赋能教育、医疗、金融、汽车、城市、运营商、工业等行业赛道,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大讯飞山东公司副总经理杨博表示,近年来,公司的高速发展及品牌提升除了自身坚持“平台+赛道”的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源头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落地以外,更少不了外部势能的加持——尤其是主流媒体的重点关注与报道。
“主流媒体凭借其权威性、公信力和广泛的传播覆盖面,正成为企业品牌建设和提升的关键力量。要让更多企业借助主流媒体实现品牌价值提升,在双向奔赴中实现‘1+1>2’的高质量发展。”杨博表示。
深度内容:穿透信息茧房的利刃
“流量不是市场本身,它只是市场的投影。”王德胜提醒企业勿陷“流量迷信”。
大众日报品牌运营中心主任支英珉提出了“内容创新”方法论,主流媒体需从“干扰式推销”转向“价值型叙事”,通过品牌故事引发情感共鸣。
以“山东财经风云榜”——这一由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经济导报》社联合承办的IP活动为例,其通过讲述张瑞敏、谭旭光等220余位企业家故事,将品牌价值沉淀为山东经济的“晴雨表”,证明深度内容才是穿透碎片化信息的利器。
这项延续了22年的活动也给企业品牌带来了借鉴,在算法支配的注意力经济中,主流媒体的核心价值并非流量输送,而是以“信任背书+深度叙事”构建品牌确定性,成为企业抵御风险、建立公众认知的“压舱石”。
双向奔赴:从“单向传播”到“价值共生”
品牌与媒体的关系正经历范式革命,这是一场从“单向传播”到“价值共生”的双向奔赴。
支英珉在主题分享中直言:“数智时代的品牌营销是场无天花板的无限游戏,核心在于与用户共频、共情、共理。”这一理念在圆桌对话中具象化为“双向奔赴”的生态构建。
《经济导报》社财经风云榜工作室主任刘民分享了《主流媒体与品牌的深度融合创新案例》,给行业带来可复制的实战方法论。
济南市社会公共安全防范协会与经济导报的合作堪称媒企共生范本。在内容共建上,双方联合发布1000余条行业观察与技术解读,总曝光量超百万,打通信息壁垒;在IP共创上,打造《财汇·对话》专栏,以“四大战略构建安防生态圈”等议题提升行业声量;在资源链接上,通过媒体牵线,促成协会与智慧城市、人工智能企业跨界合作;在舆情护航上,在行业政策调整期,主流媒体及时发声稳定市场预期。
机制创新:协同生态的破壁实验
活动现场同步启动两大平台,“主流媒体协同创新共同体”以“信息共享、生态共建”为内核,打破媒体与企业单点合作局限;“品牌赋能创新生态社群”则聚合学界、媒体、企业三方力量。
上海裕增隆控股集团董事长陆术东在圆桌对话中强调:“未来竞争是生态系统的竞争,媒体应成为资源整合的超级接口。”
这一观点与亚洲品牌集团的实践呼应。亚洲品牌集团副总裁贾爱明在题为《迈向品牌数字化新世界》的主题分享中介绍,亚洲品牌集团联合多家主流媒体成立“品牌数字化传播联盟”,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推动品牌数字化传播。这将为会员企业提供更广泛的传播渠道和更优质的服务,构建“媒体+技术+金融”的赋能三角。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主流媒体赋能品牌绝非简单曝光,而是通过内容共创、资源链接、生态共建,实现从“传播渠道”到“价值枢纽”的跃迁,最终形成“品牌成长反哺媒体影响力”的共生飞轮。
数字资产的未来战场
当讨论延伸至技术前沿,贾爱明主张:“品牌是企业唯一能直接贡献溢价的战略资产,而Web3.0将重塑其价值载体。”
贾爱明展示了革命性实践:通过MINAX全球品牌交易所,将品牌商标、专利、用户数据等无形资产转化为链上数字资产。例如教育科技企业“颐信泰通”品牌上市后,不仅获得全球资本关注,更通过代币激励体系绑定员工、加盟商与消费者,构建新型生产关系。
据悉,亚洲品牌集团推出“品牌数字资产”服务产品,旨在帮助会员企业更好地管理和运营品牌数字资产。2025年开始,计划3年助力1000家会员企业完成数字资产打造,推动企业发展。
该平台已上市20个品牌,覆盖AI高科技、智能设备、中医药、奢侈品牌、非遗品牌、个人IP品牌等多个领域,总市值超15亿美元。
媒体新角色:从传播者到生态共建者
传播生态的演变让媒体的角色也发生了新变化。支英珉提出了“技术赋能”的关键命题,主流媒体需拥抱Web3.0的“去中心化”本质,让用户从内容消费者转变为价值共建者。
因此,在Web3.0重构的生产关系下,品牌价值评估、流通与增值方式将发生根本变革,主流媒体需主动升级为“生态共建者”,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品牌价值的量化、流通与共享,开启“品牌金融化”新纪元。
“数智时代的品牌营销是场无天花板的无限游戏。”支英珉的结语恰如预言,当主流媒体以“信任锚点”破解认知困局,以“共生生态”打破资源边界,以“数字资产”重构价值坐标,品牌建设的范式革命已然到来。
这场圆桌对话的价值不仅在于提出“媒体赋能品牌”的路径,更揭示了数字经济时代最深刻的商业真理——唯有以媒体公信力为舟,以技术创新为桨,以用户价值为罗盘,品牌方能穿越不确定性的海洋,抵达可持续增长的彼岸。
来源:经济导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