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家种的柿子树倒在我院里,我让他砍走 不料30年后他孙子找上门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05 15:40 1

摘要:我家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又掉了一地的虫子,早上起来扫地的时候,我都恨不得把它砍了。可这树比我爹还老,听说是我爷爷种的,也不好动刀子。

我家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又掉了一地的虫子,早上起来扫地的时候,我都恨不得把它砍了。可这树比我爹还老,听说是我爷爷种的,也不好动刀子。

扫完地,我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手里端着一碗稀饭,上面漂着几个小咸菜。天气闷热,地上的蚂蚁爬来爬去,有几只馋虫还想往我碗里爬。

“王大哥,在家呢?”

篱笆外面,老杨探着头喊我,手里还拎着个绿油油的黄瓜。

“来了,进来坐。”我把碗往石桌上一放,也不管那几只蚂蚁爬上来了。

老杨迈进院子,套了个蓝布袖套,那是他下地干活儿时候戴的,袖口处还沾着泥点子。我接过他手里的黄瓜,有些不好意思。

“又拿这些,上次你送的茄子我还没吃完呢。”

“自家地里的,不值钱。”老杨摆摆手,眼睛却转向了院子角落里的那堆柴火,“你那柴火够用吗?”

我跟着看过去,笑了:“够用着呢,去年邻村李三送来的,说是他家拆了老房子,木料给我烧火用。”

老杨点点头,脸上带着犹豫。他坐在我对面的石凳上,凳子有些矮,他那长腿就显得格外别扭。我俩就这么静默了一会儿。

“王大哥,其实我来是想说…”他挠挠头,“我家那棵柿子树,好像要倒了。”

我愣了一下:“怎么会?那树不是挺结实的吗?”

“前几天那场大雨,把根都冲松了,歪得厉害,估计再来一场雨就得倒。”老杨叹了口气,“问题是,要是倒了,准倒在你院子里。”

我望向院子和他家的交界处,那棵柿子树确实倾斜了不少,树冠几乎全挂在我这边的空中。每年秋天,我院子里都能捡到不少从树上掉下来的柿子。

“倒就倒呗,又不是故意的。”我拿起黄瓜咬了一口,脆生生的,带着地里刚摘的清香。

老杨脸上的褶子舒展开了一些:“那就谢谢王大哥了。不过我打算明天就把它砍了,免得真砸了你家东西。”

“那么好的树,砍了多可惜。”我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想着,这树要是真倒下来,指不定把我的菜畦都给砸了。

“没办法,这树都七十多年了,是我爷爷种的。”老杨低头玩弄着手指,“本来还想再结几年果子,今年的小柿子才刚刚长出来。”

我点点头,不知该说什么好。

“那明天我就来砍了,到时候木头也给你留着烧火。”老杨站起身,似乎轻松了许多。

“行,你看着办。”

老杨刚走到篱笆门口,突然又转过身:“对了,还有件事。昨天去县城,碰到你儿子了。”

我手里的黄瓜停在半空:“他好吗?”

“挺好的,穿得体面,说在一家建筑公司上班。”老杨观察着我的表情,“他问你过得怎么样。”

我低头继续啃黄瓜:“他怎么不自己回来看看?”

老杨没接话,只是拍了拍我的肩膀,离开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听见院子外面有动静。拉开门帘一看,老杨正和他儿子小杨一起,扛着锯子和斧头来了。小杨二十出头的样子,跟他爹长得一模一样,就是脸上没那么多沧桑。

“王叔,早啊!”小杨冲我打招呼,声音挺亮堂的。

“早。”我点点头,心里寻思着是不是该给他们倒杯水。

老杨不由分说地爬上了柿子树,小杨在下面帮忙固定梯子。我看着他们忙活,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等等!”我突然喊道,“这树要是直接砍倒,不就全砸我院子里了吗?”

老杨尴尬地笑了:“王大哥,我们打算先把枝丫锯了,再一点点砍主干,不会砸到你东西的。”

我这才放心,回屋给他们拿了两碗凉开水。

看着他们忙活了半天,我心里反倒不是滋味了。这柿子树对我来说,也像个老朋友一样。每年秋天,橙红色的果子挂满枝头,就像一盏盏小灯笼,照亮了我的院子。

中午的时候,老杨和小杨已经把大部分枝丫都锯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主干还立在那里。我招呼他们进来吃饭,老杨不好意思,说带了干粮。

“吃什么干粮,进来坐会儿吧。”我把他们让进屋,桌上摆了几个简单的菜,还有一瓶老白干。

酒过三巡,老杨的话多了起来:“王大哥,记得那年我家老爷子去世,多亏了你帮忙。”

我摇摇头:“乡里乡亲的,说这些干嘛。”

小杨一直没怎么说话,闷头吃饭。他爹碰了碰他:“你王叔当年可是咱们村上的能人,修过拖拉机,还会接电线。”

小杨抬起头,笑了笑:“王叔,我听我爷爷说过,这棵柿子树当年差点引起您和我爷爷的矛盾。”

我愣了一下,摸着下巴想了想:“有这事?”

老杨接过话茬:“你忘了?那时候我爷爷刚种下这棵树不久,你家老爷子嫌它挡光,差点就铲了它。”

我摇摇头,这些陈年往事早就记不清了。

“后来是我爷爷求情,说等树大了结果子,一人一半。”老杨笑道,“结果这么多年,这树的果子大部分都掉你院子里了。”

我也跟着笑了起来:“是啊,每年秋天,你们家来收果子的时候,我这边都捡了不少。”

吃完饭,他们继续干活。傍晚时分,那棵柿子树终于完全倒下了,不过是被他们小心翼翼地放倒的,没有砸到我院子里的任何东西。

老杨擦着汗说:“王大哥,这木头你要是不嫌弃,就都留给你吧。柿子木做家具挺好的。”

我摆摆手:“我都这把年纪了,还做什么家具。你们自己留着用吧。”

老杨不由分说地把一大截树干锯成了几段,搬进了我的院子:“不管怎么说,这树的一半是你的。”

我没再推辞,只是看着那些木头,心里有些发酸。又一个老伙伴离开了我的生活。

老杨他们把剩下的木头和杂枝收拾好,太阳已经西沉。我站在院门口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突然想起一件事。

“对了,老杨!”我喊住他,“你家那个老相册还在吗?”

老杨转过身,有些疑惑:“什么相册?”

“就是你爷爷那个,里面有张照片,是我和你爷爷坐在这棵柿子树下的。”

老杨的眼睛亮了起来:“在呢,我找找看。”

第二天,老杨真的把那本相册带来了,泛黄的纸页上,是几十年前的记忆。我们找到了那张照片,两个年轻人坐在刚种不久的柿子树旁,笑得那么灿烂。

看着照片,我眼眶有些湿润。那时候,一切都还很简单。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杨家的柿子树成了我院子里的几段木头,静静地堆在角落里。我时不时看它一眼,好像那不只是木头,而是一段记忆。

我儿子十年没回家了,自从他娶了城里的媳妇,就很少回来。每次过年,都是我坐大巴去县城看他们。孙子今年上初中了,学习挺好,就是有些不懂事,见了我总是爱理不理的。

冬天的时候,我开始拿那些柿子木生火。那木头烧起来特别旺,火光把整个屋子照得通红,驱走了冬日的寒冷。我坐在火炉旁,看着窗外的雪花,想起了很多往事。

老杨家的小杨结婚了,娶了邻村的姑娘,挺漂亮的。婚礼那天,我也去了,给他们包了个红包。小杨敬酒的时候,特意提到了那棵柿子树,说那是他爷爷的心血。

“王叔,谢谢您这么多年来对我家的照顾。”小杨鞠了一躬,我有些不好意思。

日子就这样一年年过去,那堆柿子木也越来越少。老杨去世了,心脏病,走得很安详。他走之前,还来我家坐了一会儿,看着那堆所剩无几的木头,说:“王大哥,我走了以后,你可得照顾好自己。”

我点点头,没说话。心里明白,我们这一代人,都快到头了。

又过了几年,那堆柿子木已经烧完了。只剩下最后一截根部,我舍不得烧,就放在院子里当凳子坐。木头上的年轮清晰可见,记录着它的一生。

这天早上,我正在院子里修理一把旧剪刀,突然听见有人敲门。

“请问,是王大爷家吗?”

门外站着一个年轻人,二十出头的样子,穿着干净的白衬衫和牛仔裤,背着个双肩包,看起来像个大学生。

“我是,你找谁?”我有些警惕,现在村里经常有骗子。

“王大爷,您好,我是杨传文的孙子,杨小峰。”年轻人有些腼腆地说。

我愣了一下,杨传文是老杨的全名,这孩子应该是小杨的儿子了。

“哦,小杨的儿子啊,进来坐。”我把门拉开,让他进来。

年轻人走进院子,目光扫视着四周,最后落在那截柿子树根上。

“王大爷,我爸让我来看看您。他说您一个人住,怕您有什么不方便的。”

我笑了:“我好着呢,还能自己做饭洗衣服。你爸现在在哪工作?”

“在县城的建筑公司当工程师。”年轻人回答道,然后指着那截树根,“这是我太爷爷种的那棵柿子树吗?”

我点点头:“是啊,都三十年了,当初你爷爷把它砍了,给我留了一半木头。”

年轻人的眼睛亮了起来:“我爸经常提起这事,说这棵树见证了两家的友谊。”

我有些感动,没想到小杨还记得这些。“你爸还好吗?”

“挺好的。”年轻人犹豫了一下,“其实我这次来,还有个原因。”

他从背包里拿出一个木盒子,看起来很精致,上面还雕刻着花纹。

“这是我爸用那棵柿子树的木头做的。他说,这木头的一半本来就是您的,现在加工成盒子,送给您保存一些贵重物品。”

我接过木盒,有些沉,打开一看,里面垫着红色的绒布,还有几个小格子,可以放首饰或者其他小物件。

“真是太客气了。”我有些哽咽,“你爸有心了。”

年轻人笑了:“王大爷,我爸还说,您是他爷爷最好的朋友,也是他的恩人。当年要不是您同意那棵树倒在您院子里,我太爷爷可能会因为砍树的事情被罚款。”

我摇摇头:“哪有那么严重,都是小事。”

突然,我想起一件事,起身去屋里翻箱倒柜,最后从一个旧皮箱里找到了一样东西。

“给,这个你带回去给你爸。”我递给他一个小玻璃瓶,里面装着几粒黑褐色的种子。

年轻人疑惑地看着我。

“这是当年你太爷爷那棵柿子树的种子,我留着的。”我解释道,“也许你们家想种一棵新的。”

年轻人的眼睛湿润了:“王大爷,谢谢您。我一定会把它种下去的。”

我们又聊了一会儿,他告诉我他正在读大学,学的是园艺专业,毕业后想回家乡发展。

临走前,他说:“王大爷,我爸说让您有空去县城住几天,他想亲自感谢您。”

我点点头:“有机会一定去。”

送走了年轻人,我坐在院子里,看着那个木盒子。上面的花纹是柿子树的叶子和果实,做工精细,一看就是用了心思。

我把老相册拿出来,翻到那张我和老杨爷爷的照片,小心地放进了木盒子。然后又把我儿子寄来的几张全家福也放了进去。

太阳西沉,院子里的老槐树投下长长的影子。我坐在那截柿子树根上,感觉自己好像又回到了三十年前,那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老杨家的柿子树刚刚倒下,而我们的友谊,却在时光中生根发芽,长成了参天大树。

那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里,我和老杨、老杨的爷爷,还有许多已经离去的老朋友,一起坐在一棵巨大的柿子树下,说着笑着,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像一盏盏不灭的灯。

第二天早上,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手里还紧紧攥着那个木盒子。

我打开门,院子里洒满了阳光。那截柿子树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温暖。我突然想起,小杨的儿子昨天忘了告诉我,他打算把那些种子种在哪里。

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棵倒下的柿子树,已经在我们的记忆和友谊中,生根发芽,长成了新的模样。

而我,一个已经老了的人,却因为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感到了生命的温暖和厚重。

那天下午,有几颗小雨滴落在我的脸上。我抬头看天,阳光却依然明媚。我猜,是那棵看不见的柿子树,在和我打招呼吧。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越来越少出门了。腿脚不好使了,下雨天还会疼。每天最远也就是去村口的小卖部买点东西,然后就回来坐在院子里发呆。

那个木盒子我一直放在床头,每天晚上睡前都会摸一摸,好像这样就能感受到那些已经远去的时光。

一年过去了,我收到了小杨的电话,说他儿子把那些柿子种子种在了他们家的新房子院子里,已经发芽了。我听着,心里暖暖的,好像看到了那棵老柿子树的新生。

又过了几个月,我儿子回来看我,说想接我去县城住。我没答应,我舍不得这个住了一辈子的院子,舍不得那些记忆。

“爸,你一个人在这儿,我们不放心。”儿子劝我。

我摇摇头:“我好着呢,村里有小卖部,什么都能买到。隔壁李婶还经常给我送饭。”

儿子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临走前,他给我留了不少钱,还有一个新手机,说是有事可以随时联系他。

手机我会用,就是不太习惯那么小的字。有时候小杨的儿子会给我发信息,问我过得怎么样,我就回几个字,说挺好的。

去年冬天,下了场大雪,把整个村子都盖白了。我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风声,突然很想念那棵柿子树。如果它还在,现在应该已经落光了叶子,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像一个守护者一样立在那里。

第二天早上,我推开门,发现院子里有个小盆栽,里面种着一棵小小的柿子树苗,旁边插着一张卡片:“王爷爷,这是用您给的种子种出来的,希望您喜欢。杨小峰。”

我蹲下身,轻轻抚摸着那些嫩绿的叶子,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这棵小树苗,一定是昨晚有人送来的。大雪封路,他们还特意来看我,还带来了这么好的礼物。

我小心翼翼地把盆栽放在阳台上,每天都会去看它长高了多少。虽然柿子树长得很慢,但我还是能看到它一点点的变化。

春天来了,小杨一家来看我,带来了一大堆东西,还有一个特别的礼物——一把用柿子木做的摇椅。

“王叔,这是我特意让木匠做的,用的是当年那棵柿子树的木头。”小杨说,“您坐着肯定舒服。”

我坐上去试了试,确实舒服。木头的温度传到身上,好像那棵老树正在拥抱我。

小杨的儿子小峰,现在已经大学毕业了,在县城找了份工作,但经常回来看我。他说要把我当年教给他爷爷的那些种地的技巧都学会,准备以后回村里发展现代农业。

“王爷爷,您知道吗,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把您当作最好的朋友。”小峰对我说,“太爷爷在日记里写到,是您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借给他粮食渡过难关。”

我摇摇头,那些事情太久远了,我都记不清了。但我知道,在这个村子里,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就像那棵柿子树一样,根深蒂固。

今年秋天,我收到了小峰的信息,说他种的那棵柿子树开花了,明年应该就能结果了。我看着手机屏幕,想象着那些白色的小花朵,心里满是期待。

我坐在柿子木摇椅上,一下一下地摇着,院子里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偶尔有一两片叶子落下来,轻轻地飘在我的膝盖上。

我知道,我可能看不到那棵新的柿子树结果了。但这没关系,重要的是,它会继续生长,继续见证新的故事,新的友谊。

就像那棵老柿子树,即使倒下了,它的生命也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

在这个平凡的村庄里,在这些普通人的生活中,有些东西比树木更加长久。

那就是记忆,和爱。

我闭上眼睛,阳光温暖地洒在脸上,好像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的那个夏天,老杨家的柿子树刚刚倒下,而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来源:段子趣乐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