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大家总觉得“发展得去大城市”,却忽略了县域这片广阔天地。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部署县域经济发展举措,就是要激活这8.58亿劳动人口的潜力。今天就把县域里的红利讲明白,不管是创业还是就业,这儿的机会真不少!
“你敢信吗?咱们县域里藏着8.58亿劳动人口,这可不是简单的数字,全是没挖透的红利!”最近县域经济论坛上,专家的这句话戳中了很多人。
过去大家总觉得“发展得去大城市”,却忽略了县域这片广阔天地。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部署县域经济发展举措,就是要激活这8.58亿劳动人口的潜力。今天就把县域里的红利讲明白,不管是创业还是就业,这儿的机会真不少!
县域三大红利,普通人也能抓住
1. 产业红利:“土特产”靠新玩法变“香饽饽”
县域产业早不是“种地卖粮”的老路子了,“电商+特色产业”的组合正让不少县尝到甜头。甘肃西和县搞“农旅直播”,网红达人在晚霞湖畔一边带网友“云赏荷”,一边卖花椒、蜂蜜这些土特产,2025年农产品电商零售额直接突破1.37亿元 。
云南华宁县更厉害,靠电商把脆柿、西梅卖向全国,当地一家公司从2人团队做到18人,还带动了5000个灵活就业岗位,2024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涨了63%。这背后,正是8.58亿劳动人口提供的劳动力和消费力在撑腰。
2. 就业红利:家门口上班,挣钱顾家两不耽误
“以前非得去外地打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赚不少!”这是很多县域劳动者的新感受。2025年政策明确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像庭院经济、民宿经济这些新项目,还有家政服务、农村电商等新兴行业,都在县域里铺开了摊子。
华宁县的电商产业光2024年就创造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还吸引了大学生返乡。32岁的朱瑞鑫在当地电商公司做运营,他说:“不用背井离乡,每月收入比在大城市打工还稳,还能照顾爸妈。”这种“家门口的岗位”,正是县域给劳动者的实在福利。
3. 政策红利:创业就业都有“扶手”,起步更稳
现在县域发展可不是“单打独斗”,政策支持给得特别足。华宁县的电商企业能快速成长,离不开县里提供的场地支持和人才培训;全国范围内,不管是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还是创业项目的资金倾斜,政策都考虑到了。
在西和县做非遗刺绣直播的陈彩英说:“县里不仅帮我们对接直播平台,还组织手艺培训,现在我们的刺绣不仅卖得好,还成了家乡名片。”政策托底+人口红利,让县域创业门槛低了不少。
有人觉得“县域发展不如大城市光鲜”,但换个角度看,这正是让普通人活得更踏实的机会。
8.58亿劳动人口在县域扎根,不用为了生计背井离乡,老人能有人照顾,孩子能在父母身边长大。华宁的电商从业者、西和的直播达人,他们挣到的不只是钱,更是团圆的日子。这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一种更有温度的发展。
这些年,从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到地方的落地支持,都在让县域更有吸引力。未来县域的产业会更旺,机会会更多,但眼下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红利,才是普通人能抓住的实在幸福。
说到底,县域的红利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藏在烟火气里的希望。希望更多人能看见这片土地的潜力,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来源:亭中悠然听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