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9日一早,记者陆续走访了兴安南路与乌兰察布东路交汇路口,昭乌达路与乌兰察布路交汇路口、昭乌达路与鄂尔多斯大街路口、兴安南路与鄂尔多斯大街交汇路口、丰州路与鄂尔多斯东街交汇路口等多个路段看到,非机动车道上的分流导线已全部施划完毕。白色标线清晰醒目,将非机动
近日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
多个重点路口的非机动车道迎来显著变化
崭新的白色分流导线
清晰标画于地面
非机动车通行秩序因此井然有序
市民纷纷为这一交通优化举措点赞
9月29日一早,记者陆续走访了兴安南路与乌兰察布东路交汇路口,昭乌达路与乌兰察布路交汇路口、昭乌达路与鄂尔多斯大街路口、兴安南路与鄂尔多斯大街交汇路口、丰州路与鄂尔多斯东街交汇路口等多个路段看到,非机动车道上的分流导线已全部施划完毕。白色标线清晰醒目,将非机动车道划分为不同方向的行车区域,为非机动车提供了明确的通行指引。
在鄂尔多斯大街与兴安南路的金岁大酒店十字路口附近,记者看到非机动车道被精细地施划成三条分流车道,分别对应左转、右转和直行方向。尽管高峰期直行车道排队等候的电动自行车近十辆,但市民们都自觉按照划线通行,未出现加塞、抢道等不文明行为。直行方向绿灯亮起后,车辆有序快速通过,通行效率明显提高。
“以前高峰期这个路口特别乱,电动自行车、自行车混作一团,大家都挤在一起,经常发生刮蹭事故。”正在该路口等候通行的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有一次我亲眼看到两辆电动自行车因为抢道撞在一起,其中一个骑手还受了伤。现在划了线,大家各行其道,安全多了。”
在昭乌达路与乌兰察布路交汇十字路口处,记者观察了约15分钟的通行情况。只见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驾驶者按照地面分流导线的指引,有序地分为直行和转弯方向,不再出现以往相互穿插、争道抢行的混乱场面。即便处于上午8时许的高峰时段,该路口也保持着较好的通行秩序。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赛罕区大队四中队中队长张博华介绍,此次非机动车道交通秩序优化管理工作是赛罕区交通治理的重要举措。“我们在辖区重点路口施划非机动车道分流导线,主要目的是通过看得见、易识别的物理引导,规范电动自行车、自行车的通行秩序,提升通行安全系数,同时提高路口整体的通行效率。”
张博华表示,随着呼和浩特市电动自行车数量的不断增加,非机动车道内的交通冲突点也日益增多,特别是在交叉路口,不同方向的非机动车流会产生交织,既影响通行效率,又存在安全隐患。分流导线的施划,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这个变化真的很棒!”每天骑电动自行车接送孩子的市民王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上下学高峰期,这个路口总是堵成一锅粥,电动自行车、自行车、行人挤作一团,每次经过都提心吊胆。现在有了分流线,大家知道该怎么走了,不再乱窜,通行速度快了不少,感觉也更安全了。”
据了解,赛罕区交管大队在施划分流导线前,对辖区各重点路口的非机动车流量、通行特点及交通冲突点进行了详细调研,确保分流导线的设置科学合理。下一步,还将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持续优化相关交通组织。
赛罕区交管大队呼吁广大市民朋友,自觉按照分流导线指示通行,共同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让城市交通环境更加安全、有序、畅通。交管部门也将加强宣传引导和现场管理,确保这一措施发挥应有成效。
请大家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无论地上有没有分道线,都能做到文明出行,自觉“分道”通行。当大家都展现出自己的高素质时,通行效率自然也能达到最优。方便他人,就是方便自己。
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