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网络空间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前沿。一些看似“正能量”、实则混淆视听的“低级红”,和那些刻意包装、暗藏攻击的“高级黑”,正污染着网络舆论环境,侵蚀着社会共识基础,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惕,并予以坚决抵制。
当前,网络空间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前沿。一些看似“正能量”、实则混淆视听的“低级红”,和那些刻意包装、暗藏攻击的“高级黑”,正污染着网络舆论环境,侵蚀着社会共识基础,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惕,并予以坚决抵制。
所谓“低级红”,是指那些简单化、绝对化、极端化的“唱赞歌”行为。它们往往打着“弘扬主旋律”的旗号,却采用夸大其词、生搬硬套、用力过猛的方式,将严肃的政治议题简单化、庸俗化。例如,不顾实际地过度吹捧、编造不实“正能量”故事,其结果非但不能达到宣传效果,反而因为缺乏真诚和逻辑,容易引发公众的反感和质疑,损害了相关主体形象的公信力。
而“高级黑”则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它表面看似客观中立,甚至看似“拥护”,实则通过精心设计的话语陷阱、断章取义的素材、看似理性分析下的恶意引导,进行歪曲解读和恶意中伤。其目的并非建设性的批评监督,而是企图颠覆认知、瓦解信任、制造对立,其危害性更大,识别难度更高。
无论是“低级红”还是“高级黑”,都在以不同方式破坏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干扰主流舆论,其本质都是对党的形象和权威的损害,是对人民群众政治信任的消耗。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其危害性,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
杜绝“低级红”“高级黑”,首先要站稳政治立场,筑牢思想防线。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用事实说话,用真情动人。宣传引导工作必须基于事实、遵循规律、贴近群众,避免任何形式的简单化、形式化和夸大其词。真正的正能量,是真实可信、合乎逻辑、富有感染力的,是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
其次,要提升媒介素养,增强辨别能力。广大网民,特别是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提高对复杂网络信息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面对各种信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考察其来源、目的和逻辑,不轻信、不盲从、不传播,善于剥去其伪装,认清其本质。
最后,要发扬斗争精神,勇于亮剑发声。对于发现的“低级红”“高级黑”现象,要敢于指出、坚决反对。网络平台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内容审核,及时清理这类有害信息。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压缩其生存空间,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真诚、健康的网络环境。
旗帜鲜明反对“低级红”“高级黑”,是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要求。让我们擦亮眼睛,明辨是非,以实际行动守护网络空间的清风正气,共同筑牢坚强有力的思想舆论屏障。
来源:掌握滨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