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群众汇报 | 这趟开往“团泊洼秋天的列车”,一岁啦!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9 11:27 1

摘要:家住静海区的网友@随风对此感受深刻,他表示:“津静线开通后,我的生活被重新书写,清晨七点,站台上多是和我一样的‘跨区通勤族’,这条线路不仅缩短了地理距离,更让时间变‘多’,我利用通勤时间读完了一直没空碰的书。某天暴雨,我困在市区,却意外发现津静线增加了应急班次

9月28日

我市首条市域(郊)铁路

津静线开通运营满一周年

一年来

这趟开往“团泊洼秋天的列车”

早已从“交通线”

蜕变为“民心线”“文旅线”“经济线”

百万人次穿梭

催生“跨域生活”新场景

01

津静线一周年

津静线运行一年来

累计运送乘客超520万人次

单日最高客流量达2.35万人次

日均客流量超1.45万人次

列车正点率100%

运行图兑现率100%

120km/h的车速

将开车需要半小时的“进城路”

缩短到了15分钟

家住静海区的网友@随风对此感受深刻,他表示:“津静线开通后,我的生活被重新书写,清晨七点,站台上多是和我一样的‘跨区通勤族’,这条线路不仅缩短了地理距离,更让时间变‘多’,我利用通勤时间读完了一直没空碰的书。某天暴雨,我困在市区,却意外发现津静线增加了应急班次,工作人员在站内发放暖贴,广播里提醒‘静海回家路,我们护航’。那一刻,铁轨仿佛成了温暖的纽带。

津静线的便捷也催生了

“跨域生活”新场景

市区居民往返两地就医

静海区的市民前往市区购物

大学生前往市区实习就业

......

列车承载的不只是乘客

更满载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服务“卷”出新高度

打造有温度的“民心线”

02

津静线一周年

在便利市民出行的同时,津静线各车站持续提升服务品质,2025年全线高架站安装了冷风机,完成了团泊医学园站天桥导向标识优化、团泊健康城站闸机布局改造等多项便民改造工程,进一步优化了乘客的乘车体验。

此外,津静线推出了爱心预约、轮椅借用、无障碍渡板、孕妈手举牌等多项贴心服务,并在京华东道站、精武站设立母婴室,方便市民出行。“红铆钉”志愿者走进车站周边单位、社区、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0余次,惠及周边市民近5000人次。

构建休闲生活圈

近郊短途游成为新风尚

03

津静线一周年

统计津静线开通一年客流数据发现

每逢周末、节假日

该线客流就会呈现较大增长

2024年国庆假期前三天日均客运量

超2万人次

“津静线是我和团泊湖湿地候鸟的‘赴约专线’”

“团泊成了周末抬脚就能去的‘后花园’”

激活区域文旅发展

近郊短途游成为新风尚

津静线带来的客流

正转化为区域消费的商流

以“智”提“质”

技术创新走在国内前列

04

津静线一周年

津静线的创新理念和技术突破

更是走在国内前列

国内首个以能量路由器和协同控制技术为核心的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

该项目入选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首批绿色示范工程,推动城轨牵引供电系统绿智融合发展,最大化利用每一度电,为乘客带来更绿色、更高效的出行体验。

80秒一键自动连挂

积极开展正线停车与在线灵活编组的智能运输组织技术研究,实现3编组、“3+3”编组、6编组列车混跑,实现80秒一键自动连挂。

启动无人机巡检

将AI算法与低空飞行技术深度融合,综合应用移动三维扫描、自动化监测、轨道检测等先进技术,叠加“海量测绘数据+大数据分析+3D建模+GIS”等信息化能力,推动无人机巡检功能实现跨越式升级。

探索绿智融合

推动车辆与信号控制系统深度融合,实现整车控制优化和全局能效提升,可降低车辆牵引能耗约10%。列车采用变频热泵空调、智能调光LED灯具等新设备,实现综合节能效果约20%。

赋能产业升级

拉动区域发展的“新引擎”

05

津静线一周年

道路通、人气旺、产业兴

随着津静线的建设、运营

人才、技术、产业也随之流动、融合

近几年,高等院校、智能制造

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项目

相继在静海区落地

轨道带动区域发展的效应持续显现

此外

由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开发

位于团泊健康城站东侧的“津铁境界”项目

2025年上半年销售业绩

稳居静海区成交量“三冠王”

跻身全市成交面积前十

有力提振团泊地区房产市场信心

带动周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加速升级

连通双域,“津静”乐道

让我们一起驶向美丽的明天

来源:天津轨道交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