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6日,记者联系上了失联男童邹煜樽的母亲,据其回忆,5月4日当天,他们一家四口加上叔伯家的孩子,一共5人从莆田荔城区家中出发到石谷解爬山,中午时抵达山顶。而后,他们在下午2时许下山,其间三个孩子走在前面,大人跟在后面,一小段时间后,另外两个孩子告诉大人,小煜
5月4日下午
福建莆田市仙游县石谷解
一8岁男童在下山时与家人走失
5月6日记者从男童家人处获悉
目前孩子还未找到
5月6日,记者联系上了失联男童邹煜樽的母亲,据其回忆,5月4日当天,他们一家四口加上叔伯家的孩子,一共5人从莆田荔城区家中出发到石谷解爬山,中午时抵达山顶。而后,他们在下午2时许下山,其间三个孩子走在前面,大人跟在后面,一小段时间后,另外两个孩子告诉大人,小煜樽没有跟上,不知道在哪个位置走丢。
失联男童
失联男童的妈妈表示,此次登山信息是从网络上看到的,此前他们没有登过这么高的山,登山时只带了些干粮和水,没有准备厚衣服,男童失联时身穿黑色条纹上衣,未携带手机或食物,仅有一瓶未喝完的矿泉水。
记者了解到,石谷解山体虽没有悬崖峭壁,但丛林茂密、沟壑遍布,这些都给搜救带来困难。家属报警后,当地警方、蓝天救援队及仙游志愿者协会、当地村民组成超百人队伍连夜搜山,奈何夜间能见度低、地形复杂,搜救进展缓慢。
救援人员连夜搜救
仙游志愿者协会陈先生告诉记者,山上风力达6级,夜间气温仅5-6℃,体感温度更低,进一步增加搜救难度。尽管已投入无人机热成像、红外探测仪及多只搜救犬,但是男童仍下落不明。据其介绍,以下因素或成关键阻碍:
1、地形复杂性:石谷解虽无悬崖,但植被茂密、山脊交错,孩子可能因迷路误入隐蔽沟壑。
2、儿童行为特征:走失儿童可能因恐惧躲藏,或在低温下进入“蜷缩状态”,降低热成像设备探测概率。
3、天气突变影响:5月5日晚山区突降小雨,泥泞路面拖慢搜救队伍行进速度。
目前,搜救工作仍在持续,警方、专业救援队伍和志愿者们正争分夺秒搜寻。有多批专业山地救援队携带生命探测仪抵达,重点排查山涧、岩缝等盲区。
据了解,石谷解是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西苑乡的一座山峰,主峰海拔1803.3米,是莆田市最高峰,也是闽中第一高峰。石谷解目前尚未完全开发,仍保持着较为原始的自然风貌,许多游客慕名前来。
▌本文来源:海峡都市报
来源:大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