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晚期多因啥离世?医生透露:身体出现这些症状时就该警惕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8 18:40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696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乳腺癌,这个听上去熟悉又可怕的词,在中国女性癌症中排名第一。每年新增病例近45万例,而在所有癌症死亡中,乳腺癌也位列前五。

可让人遗憾的是,很多人直到晚期才被确诊,而到了晚期,死亡并非总是因为“乳腺上的肿瘤”,而是身体其他部位出现了致命变化。那么,乳腺癌晚期患者到底多因啥离世?医生的回答,可能会颠覆很多人的认知。

很多人以为乳腺癌就是长在乳腺的“肿块”,割掉就好了。但真正致命的,其实是癌细胞转移出去之后造成的危害。

根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的临床观察,乳腺癌晚期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肺转移、肝转移和骨转移,尤其是肺转移,占比超过60%

肺部一旦被癌细胞攻陷,患者会出现持续咳嗽、呼吸困难、胸闷甚至咳血等症状,最终发展成呼吸衰竭。肝转移则会导致肝功能衰竭、黄疸、腹水等问题,严重时也可致命。

骨转移虽然不一定立刻致死,但会让病人剧烈疼痛、骨折甚至瘫痪,生活质量急剧下降,间接加速死亡进程。

医生提醒,乳腺癌晚期并不是“无声无息”的,身体其实早就给出了警告。

如果你或你的亲人已经确诊乳腺癌,出现以下几类症状时,一定要高度警惕:

呼吸变浅、爬楼就喘:可能是肺转移初期,尤其在没有感冒的情况下突然出现。

右上腹隐痛、食欲下降:这可能是肝脏出了问题,尤其肝区开始压痛时需尽快检查。

腰背疼痛、夜间痛醒:骨转移的典型信号,尤其在平时没外伤的情况下出现。

体重骤降、极度乏力:提示全身性恶液质,说明癌细胞已系统性扩散。

很多家属会误以为这些症状是“治疗副作用”或“年纪大了”,从而耽误了最佳干预时机。

“都说癌症晚期等于判死刑。”这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但乳腺癌,尤其是激素受体阳性的类型,即使发展到晚期,也有不少病人长期带瘤生存。根据国家乳腺癌临床研究中心数据,HER2阳性乳腺癌在使用靶向药物后,中位生存期已达5年以上,有些患者甚至超过10年。

目前,乳腺癌晚期的治疗方式包括:

内分泌治疗: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副作用小,疗效稳定。

靶向治疗:如曲妥珠单抗,对HER2型乳腺癌效果显著。

化疗与免疫治疗:适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等进展迅速者。

也就是说,乳腺癌晚期≠放弃治疗,关键在于是否对症、是否规范。

医生总结,以下三类女性更容易在确诊时就处于晚期,必须加强筛查意识:

农村或偏远地区女性:检查资源不足,往往等到肿块明显才就医。

40岁以上长期不体检者:乳腺癌与年龄高度相关,40岁是高风险分水岭。

家族中有乳腺癌史者:尤其是母亲或姐妹患病者,其发病风险提升2倍以上。

乳腺癌早期几乎无痛、无感、无症状,一旦等到“摸到硬块”,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窗口。

很多患者和家属一听乳腺癌,第一反应是问:“能治好吗?有没有进口药?”但真正决定生死的,不是药物,而是发现的早晚。乳腺癌早期五年生存率超过90%,一旦发展到晚期,这个数字会骤降至20%-30%

所以医生反复强调,每年一次乳腺检查,是女性对自己的基本保护。

对于普通女性:建议40岁后每年一次钼靶检查。

对于高危女性(家族史、遗传突变者):应从30岁开始筛查,并考虑做BRCA基因检测。

不要等身体“喊疼”才去医院,那时候,癌细胞可能早已跑遍全身了。

乳腺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掉以轻心。它不是一夜之间变成晚期的,也不是毫无征兆的“死神来访”。那些在病房里悄然离世的乳腺癌患者,很多其实早就有机会被“拦在门外”。

听医生一句劝:别怕查,别拖延,别等到症状明显才后悔。愿每一个女性都能活得健康、活得有底气。

参考资料:
[1]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
[2] 国家癌症中心.《2023年中国癌症报告》
[3]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乳腺癌分型与治疗方案解读》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人初无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