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G内存半个月涨250元!这波存储芯片涨价,A股5大龙头已先赚翻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9 06:57 1

摘要:深圳华强北的经销商最近忙得脚不沾地,32G的DDR4内存从上个月的不到300元飙到550元,1TB固态硬盘一个半月涨了40%,有人直言“补货得靠抢,早上报价下午就变”。这波涨价潮早已席卷全球,美光、闪迪等国际巨头率先提价10%至30%,而A股存储芯片龙头们更已

深圳华强北的经销商最近忙得脚不沾地,32G的DDR4内存从上个月的不到300元飙到550元,1TB固态硬盘一个半月涨了40%,有人直言“补货得靠抢,早上报价下午就变”。这波涨价潮早已席卷全球,美光、闪迪等国际巨头率先提价10%至30%,而A股存储芯片龙头们更已交出亮眼业绩,澜起科技上半年净利直接翻倍。存储芯片为啥突然成了“香饽饽”?真正能抓住红利的龙头又有哪些?

这波涨价绝非虚涨,而是“供应收缩+需求爆发”撞出的必然结果。供应端,三星、SK海力士等大厂正忙着“腾产能”——把DDR4、LPDDR4X等中低端产能砍了,全力生产AI服务器需要的DDR5、HBM等高端产品,甚至有厂商计划停掉低端产品供应。就像面包店不做普通面包改做高端蛋糕,普通面包自然不够卖。

需求端更是多点开花。AI服务器单机SSD容量已升级到96TB,阿里、腾讯的AI相关资本开支同比涨了60%;L3级智能驾驶渗透率超50%,单车存储需求从100G飙到500G,车规级存储出现30%以上缺口。更意外的是,机械硬盘缺货让云服务商紧急转单SSD,进一步加剧了紧张。CFM闪存市场预测,四季度存储芯片还要普涨,这波行情至少能持续到明年春季。

政策端也添了把火。今年5月美国取消国产存储芯片惩罚性关税,长江存储232层NAND、长鑫存储19纳米DDR5趁机通过华为、浪潮认证,订单直接排到2026年一季度。国产替代叠加涨价周期,企业想不赚钱都难。

1. 澜起科技:DDR5领域的“隐形冠军”

作为全球仅有的3家内存接口芯片供应商之一,澜起科技是DDR5标准制定者,市占率超40%。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暴涨95.41%,二季度还有952家机构加仓1.35亿股。AI服务器普及带动DDR5渗透率飙升,公司直接站在风口上,业绩增长根本停不下来。

2. 兆易创新:存储界的“全能选手”

这家公司是全球唯一在NOR Flash、利基型DRAM、MCU等多领域都排前十的企业。虽然上半年净利润5.75亿元仅增11.31%,但机构预测全年净利能超15亿元,同比涨40%。它的NOR Flash全球市占率第三,国内第一,消费电子回暖+涨价潮,后续增长动力十足。

3. 江波龙:车规级存储的“领跑者”

在嵌入式和车规级存储领域,江波龙优势明显,二季度扣非净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33.33%。智能汽车存储需求爆发,它的UFS 4.1产品性能超市场标准,还出货了8000万颗自研主控芯片。2025年上半年企业级存储收入涨了138.66%,高端市场突破成效显著。

4. 香农芯创:高端存储的“渠道大佬”

作为SK海力士大陆云服务存储唯一代理商,香农芯创手握HBM、DDR5等高端产品的分销权,2024年分销规模就达30亿元。原厂控量提价时,它靠高效周转和价格传导赚得盆满钵满,半年报显示营收已因需求和均价上行大幅增长。

5. 聚辰股份:存储配套的“隐形功臣”

聚辰股份的EEPROM产品全球市占率第三,是存储模组的核心部件,还和澜起科技合作DDR5 SPD芯片。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43.50%,随着存储模组出货量增加,它的盈利空间还在扩大,属于“跟着吃肉”的优质标的。

除了上述龙头,产业链上还有不少值得关注的玩家。长鑫存储作为国内唯一量产DRAM的企业,2025年底DDR5产能将提升至每月11万片,占全球6%,还在加速送样HBM2芯片给华为。佰维存储量产了首款国产eMMC主控芯片,正开发UFS主控,2025年就能就绪。

材料和设备环节也迎来机遇。雅克科技的前驱体材料供应三星、SK海力士,是HBM堆叠的关键材料;长电科技掌握HBM封装技术,良率超99%,已进入SK海力士供应链。随着国产存储扩产,这些配套企业订单会持续增加。

存储芯片涨价潮不是短期炒作,而是AI、智能汽车带来的长期需求,叠加国产替代的历史性机遇。对投资者来说,要分清谁是“真龙头”——要么有技术壁垒(如澜起科技的标准制定权),要么有场景卡位(如江波龙的车规级优势),要么有稀缺资源(如香农芯创的代理资格)。

那些没有业绩支撑、单纯靠概念炒作的企业,迟早会被打回原形。真正能长期受益的,是像澜起、兆易这样能持续研发、抓住高端市场的硬科技企业。

这波涨价潮,不仅让企业赚了钱,更给了国产存储产业研发和扩产的底气。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的技术突破,正在打破国外巨头垄断。跟着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走,才能在这波产业浪潮里真正把握住机会。

来源:健康小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