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世纪90年代,中国海军水下力量面临严峻挑战。国产035型潜艇噪音高达160分贝,在演习中极易被发现,官兵们戏称其为“水下广播站”或“水下拖拉机”。同期研制的039型潜艇又面临技术瓶颈,难以快速定型量产。当时,中国海军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明显代差,急需一种现代化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海军水下力量面临严峻挑战。国产035型潜艇噪音高达160分贝,在演习中极易被发现,官兵们戏称其为“水下广播站”或“水下拖拉机”。同期研制的039型潜艇又面临技术瓶颈,难以快速定型量产。当时,中国海军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明显代差,急需一种现代化潜艇填补战力空白。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将目光投向了俄罗斯的基洛级潜艇。这款由苏联红宝石设计局研制的常规动力潜艇,以其卓越的静音性能闻名于世,被誉为“大洋黑洞”。其水滴型艇体设计、消声瓦技术和浮筏减振系统等创新技术,使其被敌方声纳探测的距离较传统潜艇缩短一半以上。(水下排水量约3000吨)
中国分三个批次从俄罗斯引进了总计12艘基洛级潜艇:
第一批次:引进了2艘877EKM型潜艇,这是基洛级的早期型号。(两艘已退役)
第二批次:接收了2艘636型潜艇,性能较877型有所提升。
第三批次:订购了8艘更先进的636M型潜艇,这是基洛级的重大改进型号。
这三批潜艇构成了21世纪初期中国海军水下作战力量的核心。
基洛级潜艇之所以被称为“大洋黑洞”,源于其革命性的静音技术。636M型采用了多项创新设计。光滑的水滴形艇体优化流体噪声,外壳敷设新型消声瓦。浮筏减振技术将柴油发电机安置在橡胶软垫上,配合单轴七叶大侧斜螺旋桨(转速仅250转/分)。水下噪声降至105分贝,接近海洋背景噪音(90-95分贝),甚至优于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的110分贝。
武器系统方面,基洛级艇艏配备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搭载18枚鱼雷或替换为4-5枚“俱乐部”反舰导弹。其中3M-54E导弹射程达220公里,采用“亚音速巡航+超音速突防”模式,极大提升了打击突然性。
039C
基洛级潜艇的引进不仅增强了中国海军的水下作战能力,填补了当时中国海军水下力量的空白,还为中国潜艇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中国通过消化吸收基洛级潜艇的先进技术,如消声瓦技术、七叶大侧斜螺旋桨技术等,应用于后续国产的039系列潜艇,实现了潜艇技术从落后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跃升,建立了完整的潜艇研发制造体系。
来源:3C捕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