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三样”千帆出海,网文出海洽谈会上的浙江机遇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10:42 1

摘要:9月27日上午,作为2025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的主体活动之一,“网络文学出海洽谈会暨第三十二期IP直通车”活动在白马湖畔召开,来自国内外网文、动漫、游戏、影视等数字内容头部企业和平台的嘉宾以及政府领导齐聚,共同探讨网络文学出海的路径与未来。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赵茜

随着以网文、网剧、网游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新三样”圈粉海外,网文产业从存量竞争走向增量发展,无数上下游企业正拔地而起,掀起席卷世界的产业浪潮。

而作为文化产业重镇,浙江也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产业积累,成为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生动缩影。

9月27日上午,作为2025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的主体活动之一,“网络文学出海洽谈会暨第三十二期IP直通车”活动在白马湖畔召开,来自国内外网文、动漫、游戏、影视等数字内容头部企业和平台的嘉宾以及政府领导齐聚,共同探讨网络文学出海的路径与未来。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还设有“一对一”交流洽谈区,进行IP推介、跨领域资源对接及项目转化落地对接洽谈,搭建行业交流的平台。据主办方介绍,本次活动成果覆盖AI漫剧出海、共创、生态链打造、影视制作等,合作金额破14.52亿,充分代表了文化“新三样”的活力和动力。

以政策为引领,以作品为支撑

来到浙江,就来到了一片网文发展的热土。

这里不仅有唐家三少、天蚕土豆、蒋胜男、管平潮、发飙的蜗牛等网文“鼻祖”,还拥有中国作协与省作协、市文联、滨江区共同建设的3个国字号网络文学品牌——中国网络作家村、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和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

这里还有深厚的数字文化产业基奠,内容生产、技术迭代、业态培育、文化出海……无数完善产业体系的举措和一系列打基础、管长远的政策,孕育了“热带雨林”式的发展环境,推动网文产业蓬勃发展。

就拿杭州白马湖为例,3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农田,如今却成了白马湖生态创意城,成为了网络文学出海的主阵地,不仅孵化了《秦时明月》《郑和下西洋》等经典作品,涌现出网易、华数、中南、电魂、玄机科技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还广泛应用了AIGC、虚拟现实、自研引擎等新技术,为文化创新注入澎湃动能。

随着网文出海进入新阶段,滨江网文产业也蓬勃发展。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翟慧清指出,今年上半年滨江区网文、网剧、网游文化“新三样”,实现营收523.5亿元,出口额上半年达到5.5亿美元,规模居杭州第一。

为进一步助力产业发展,现场还颁布了前瞻政策——推动文化“新三样”出海“改革10条”和“政策40条”。

杭州高新区(滨江)文创发展中心主任龚栩指出,滨江区将以建设“两区一地”为具体目标,以“三化四链”为主要改革路径,推出10项具体改革举措,涉及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创新、文化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文化服务体验场景创新、文化内容出海载体创新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强化政策扶持,全周期、全链条、全方位支持文化企业,塑造区域发展新优势。

“诚挚邀请更多的文化企业、文化人才、网络作家能带优质的项目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发展,共同逐浪出海,共创美好未来。”他说。

以网络出海洽谈会为展示窗口,中国网络作家村运营负责人沈荣集中展示了10个重点IP,包括管平潮《仙长也疯狂》、蒋胜男《耶律大石》、优癖《草原志怪》、希行《她的护卫》、 闲听落花《君归矣》、纸老虎《归凤厥》、晓云《朝颜欢》、亲亲雪梨《阳光正好》、七月白鹿《无尽冬时》。

中国网络作家村还制作了网络文学百部精品IP推荐手册,手册内收录了百余部精品之制作。这既是对当前IP生态的一次系统梳理,也是一份面对全产业链的合作邀请。“我们希望以本次国际网络文学周为契机,以内容为媒介,进一步打通上下游资源壁垒,拓展合作边界,共同激活IP赋能的文化消费新场景,推动更多好故事实现多维价值,持续增长。”他说。

以政策为引领,以作品为支撑,一幅独属于浙江的网文蓝图徐徐铺开,呈现出新时代文化产业的新图景。

从短剧到漫剧,产业革新新趋势

如果将孵化产业的生态比作“热带雨林”,深耕行业的企业就如同造氧树木,以无数尝试逐步完善这座城市的网文版图。在洽谈会上,各家企业负责人也展示了出海的新样本,以及技术如何为产业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

九州文化从2020年开始布局网络微短剧业务,作为行业“先行者”,经历了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早些年竞争压力比较小,大家也做的比较奔放。优质的小说IP比较多,我们改了七猫的《绝世强龙》、番茄的《王妃》等小说。一部剧就能跑几千万甚至过亿的票房。”公司CEO仲佳奇说。

这一情况今天发生了改变,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入局短剧行业,优质IP开始向头部平台集中,“我们发现,唯有从头开始积累和沉淀属于自己的精品内容资产,才能满足市场对于好故事日益增长的需求。”仲佳奇表示。

杭州余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胡先峰则向大家介绍了行业内比较新的形式——漫剧,就在一年前,这个行业还尚未被公众熟知,如今得益于AIGC能力提升,公司降低了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生产内容也得到大力曝光。

“一般来说,传统的内容制作公司变现维度很窄,存在一定局限性。现在我们依托长短视频的融合和自身投放能力、数据反推进行内容呈现,拓宽了盈利空间,以前我们一个月只能做两到三部,但是借助于AI能力,在当下能够做到一个月十部以上。”

同样身处漫剧行业,剧点短剧&灵矩动漫创始人兼CEO王树波曾是一名网文作家,写过网络小说,之后创业做了新媒体小说网站。丰富的实践经历,让他得以从多维角度看待技术变革带来的样本变化:“我感觉AI漫剧是新的红利,而且做这个新兴产品没有任何难度,尤其网文作者转型做AI漫剧,写剧本非常简单、非常容易。未来或许7到10天可能就足以生产一部动漫作品,成本不足5万。不过,作者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角色非常关键,因为AI没有办法办法取代人类的大脑,它就像助手一样,让人类的创作更有想象空间。”

技术与产业的交互融合也带来了新发展趋势。

杭州川核灵境公司锚定技术驱动虚实融合,以VR/XR技术为基底,深耕研发、落地、运营全链条服务生态,打造了全亚洲首个混合现实实验室。“现在很多IP粉丝不再满足于被动消费内容,他们渴望走进IP世界,成为故事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希望将文化IP转化为可沉浸、可交互的深度体验,实现IP世界的具象化。”

当下,他们主要通过场景重现、身份赋予、名场面互动等方式,打破次元壁完成场景复现。目前该公司打造的《斗罗大陆·时空回溯》已经落地中国动漫博物馆,通过独一无二的情感记忆点,为许多体验者带去感动。

相似思路也被应用于地方产业发展。

洽谈会上,临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晟从概况定位、运营规划、核心优势、未来愿景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对临海微视梦工厂进行了展示。

“作为临海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项目,临海微视梦工厂具有区位、人力、场景、数字化、运营五大优势,为构建有看头、有玩头、有赚头的文旅产业链,拓宽软实力转化为硬经济的通道,打造视听文化产业的临海样本,临海也在制定相关的政策扶持,包括基金合作支持、入驻费用补贴、优秀作品奖励、平台播出奖励、海外播出扶持等,努力为到临海来的短剧拍摄提供成本的降低,提升短剧精品的创作。”赵晟说。

技术迭代触发衍生产业,但更重要的是唤醒共鸣

2025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上,AI对上下游产业链的影响成为关注焦点,网文出海洽谈会的“文化‘新三样’出海圆桌交流”环节,与会领导、企业负责人同样谈到了这个问题。

连尚文学CEO殷杰认为,AI在试错速度上更快,同时成本更低,尤其是AI漫剧,在内容复用和快速转换上,只要生成一个版本,就可以在多个国家、多个地区同时变现,也能够助力创作者快速查询、找寻内容。

北京天悦一方影视有限公司CEO张中潭指出,此前需要一周才能做出来的东西,现在AI可能花费两小时就能搞定了。他还罗列了AI带来的种种便利,比如高效完成影视制作流程、提供创作灵感、强化数据分析能力等。

新技术总是具有“双刃剑”属性,也有嘉宾对AI技术泼了“冷水”。

Chireads.com联合创始人、总编辑查尔斯·德威很早就将AI引进校对的过程,“法文非常复杂,AI只能学习一部分,整篇文章会有很多不对劲的地方,整体看起来不怎么顺。直到ChatGPT、DeepSeek相继出现,我发现AI开始进一步适应和学习法语逻辑,但目前校对一篇章节还得花二三十分钟,因为AI内容可能会出现许多错误,需要人工反复检查。”

DataEye剧查查副总裁林启文也曾尝试把游戏视频标签化,增加创作者的灵感,这一想法却因为产品商业化失败而夭折。因此他得出结论,无论是网络文学、游戏,还是当下最火的短剧,本质上是内容产业,面向的是复杂而多样的人,需要考虑内容的适配。

但无论如何,文化底层的共鸣总是相通,沈荣分享了他在欧洲旅行的经历,“我发现中国人喜欢的东西,欧洲老百姓也喜欢,甚至可能会研究、传播它,这让我产生了很深的感触。”因此,回来后他始终致力于海外交流工作,“要推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再去做作品之间的交流,最后才能促成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

查尔斯·德威也认同此看法:“生命的意义是交流不一样的创意、不一样的想法,如果AI能够处理一些杂事,让我们有更多时间交流创意,那就是好事。当把创意的角色丢给它,人类也将失去生命的意义。”

畅想未来三年中国文化“新三样”出海的发展图景与合作机会,许多嘉宾都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技术的飞速迭代带来了微短剧、漫剧等IP衍生产业,但无论是中国还是海外,人们对优质内容的判断标准总是趋同,网文产业上下游从业者要坚持做好故事好内容,用海外用户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中国文化,才能让中国网文以更快的速度、更广的视野、更深的链接乘风破浪,更广泛地影响海外人群。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